少年不识愁滋味,《神雕侠侣》撩人肠

1

最早听说神雕侠侣的时候,尚未读金庸,识金庸,知金庸,迷金庸。

那时候,大约还是小学六年级吧。

刘亦菲的神仙姐姐的名气闹得满城风雨,口口相传。

但我,大概是最不了解情况的其中之一了。

忙于小升初的复习,错过了所有的电视剧播放。

记下来的,只有对那部剧偶尔一瞥的疑惑,和对郭靖黄蓉小龙女杨过这几个名字的逐渐熟悉。

2

知道得这么晚,倒并非自己不爱读武侠。却是,彼时年少,并不能真正看懂金庸古龙之类的著作。

少年无事时,阅过武侠不少,当时年幼,不识挑选,自是无论什么书,拿到便随意翻读。

却偏偏没有完全爱上金老的著作。反倒是那时候戊戟先生的武侠系列,阅得甚合心意。(现在回想起来,才发现那里面有诸多像是金老的翻版)。

少年意气,正邪之分过于看重,情爱之事过于看轻,每当阅到男情女爱,倒多半想直接跳过。爱看武斗文谈,偏不爱卿我纠缠,也是一大奇癖了。

也因此,听说了那些名作数年,但一想到那里面不知写了什么奇怪东西,就忍得住不去翻它,终于错过了最早的相遇时刻。

3

后来,后来是怎么会看起来的呢?

寻找新的著作啊。

一个人若是看书太挑了,未免就有太多的都看不进去。一来二去,剩下可供挑选阅读的就不多了。

现在倒还记得那天,正是书荒时节,上书屏看是否有适宜的推荐,便看到《天龙八部》。

好吧,既然那么多人迷恋,那应该还是有值得看的地方。

于是点开去看,这一看便一发不可收拾,一部几日里翻完尚觉不过瘾,又搜了一系列的,陆续看时,惊觉别开一片新境界,终于为之叹服。

3

《神雕侠侣》究竟是第几部看的呢?也许是第三,也许是第四,或者五六七。记不清楚。

不过,当时射雕三部曲却是恰好倒着看的。

倚天方至屠龙方至射雕。

至于这样选择的原因,我也记得。

觉得好的东西,我常常会下意识留到最后。好像是,怕一翻阅了它,就会没有了。这种感觉很微妙,很难以阐释。

从未想过神雕侠侣会在记忆中留下怎样的印象,却不经意,记忆到记忆深处,时时回想起来,又是感慨,又是喟叹。

4

一部《神雕侠侣》,情字写得不可谓不传神。

杨龙之情,郭黄之情,莫愁之情,程陆双姝,黄蓉双女不同的情感之路,绝情谷的奇异隐情,十六年的生离死别,一幕幕,尽在目前,如长卷,流动不息。

惜哉腹中言语之浅显,难以传达衷情感慨之万一。

少年读《神雕侠侣》,总觉得自己一时像杨过,动情则深陷不已,悲喜总是大起大落,宁愿大哭大笑,不遑惊天动地。一时却又像小龙女,无情寡淡,冷冷清清。

后来知道谁也不会像谁,人只有像自己。而这世间,也并没有这样两个人。

只是在沉醉武侠的路上,倒越走越远了。

5

前日偶然看到一篇文章,分析杨过跟小龙女的爱情,举例了种种佐证,说是如果没有这么多磨难,说不定杨过本来会跟郭芙在一起。对于这个议论早年早有听说,但如今重新看到,慨然兴叹。情之一字,不知所起,不知所终。一场感天动地的爱情,若是非要穷力深究,却又未必能处处完满。

所以,既知是戏,又何妨看戏。

看过之后,春风秋月,一场醉梦,醒来可忘。

只是,倒是勾起重新看一遍83和95版的兴趣了。哈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是金庸先生的铁杆粉。我是杨过先生的死忠粉。 金庸著作等身,而他的《神雕侠侣》,是我的最爱。 《细读神雕 问世间情...
    塔林其其格阅读 8,308评论 1 6
  • 文 | 行之 01 武侠小说里有这样一条铁律:男主角可以不帅,但是女主角一定不能不美。 金庸的小说里,其中就有很多...
    在下行之阅读 30,497评论 183 460
  • 7月8日 星期六 天气:晴 最近一直宅在家里的我开始频繁出门,在家待的太久,出来看什么都新鲜,女儿经...
    官越妈妈阅读 734评论 0 2
  •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雨_莲阅读 1,105评论 0 0
  • 现在史学界普遍把公元500—公元1500年定义为西欧中世纪,或者说中古时代,其与罗马帝国的兴盛与消亡不无关系。 罗...
    跌跌撞撞小红豆阅读 3,641评论 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