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闻涛中学 谢煦霞
美丽的飞云江畔,大气的瑞安新纪元实验学校中,一场关于历史与社会学术交流碰撞的思想文化盛宴已经拉开帷幕!
在简短的开幕式后,华东师范大学的杨向东教授就以“关于核心素养的考试命题”为主题的学术讲座。杨教授从何谓核心素养,到核心素养测评的性质,最后谈如何基于核心素养进行命题,由浅及深,层层推进。以一个刚入职的学生被要求完成一份项目投标书的情境来诠释,核心素养其实就涵盖了这个学生可能要调用的语文写作能力、社会实践调查能力、理科思辨能力,当然还包括他与人相处的社交能力等等。而建立在核心素养上命题其实不是简单粗暴分类学生答对还是答错,而是考察学生能达到一个什么水平。只有实现了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改变,才能真正实现育人目标的改革!
接下来,浙江省历史与社会教研员牛学文老师基于学业质量标准向我们明确了考试命题方向。承接杨教授指出的——学科核心素养的本质是育人价值,牛老师进一步向我们明确——核心素养目标即教学关键问题,它可以分解或对应若干课标条目。而所谓学业质量标准就是核心素养的具体化、操作化、层级化的描述,且指向可评价。所以学业质量水平的划分并不指向知识本身,而是在真实的任务情景中如何运用学科知识、技能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同一核心素养质量水平,是深度和广度的差异,不是从部分到整体的差异,这可能也是许多老师在传统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学科核心素养”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正可以通过教学落实到学生学习生活中,真正让学生受益终身的事情!瑞安新纪元学校的应祖晓老师就用一堂社会实践课进行了精彩诠释。应老师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为导入,让学生向远道而来的老师介绍瑞安的名胜古迹,接着一位学生介绍玉海楼提及孙诒让,顺势导入新课。两位同学分别对他们寻访过的孙诒让活动遗址进行了精彩纷呈的调查成果展示,让所有老师和同学们似乎也跟随着他们一起去感受了孙诒让一生的活动轨迹。是怎样暗潮汹涌的历史风云才造就了孙诒让呢?应老师立即提供多方面史料、年代尺进行横向对比——从而发现甲午战争对孙诒让一生的转折性影响;纵向对比——体会孙诒让兴办近代教育、实业遇到的苦难,从而发掘他身上的品质。最后,应老师以温师院教授对孙诒让的评价为结尾,对同学们寄予美好期望。整堂课层层推进、步步升华,全程围绕学生自主探究的生成,不仅培养学生如何进行社会实践、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更在无声中升华了他们遇事要有魄力、敢创新、肯坚持的意志力和对祖国深沉的热爱之情!
沉甸甸的收获还需慢慢咀嚼反思,被醍醐灌顶的形象化核心素养所震动;被科学划分学业质量水平的层级要求所触动;被象征着改革希望的那群孩子和他们的引导者所感动…
当然,还有那关于信息技术对于历史与社会课堂教与学的影响……来吧,我们一起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