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茶》

终于气候没有那么寒冷,白天惯例巡视过一遍院中的植物过后,移至最靠近茶园的摇椅上。那是房屋的东南方向,一整天中都能阳光散射的位置。

梅家坞的早春实在是太冷了,尤其是阴雨绵绵的日子,春日的所谓“倒春寒”让人不在光照之下即是寒意冷彻。

在绿茶没有上来之前从存放的茶框里随意翻找,有不同品种、不同朋友送来的不一的茶类。

在不同的茶之回味之中,茶是沸水之中福鼎白茶的香气扑鼻,是安化贡眉的清凉,是武夷岩茶的甘醇,是丽水高山之巅的清甜;更是普洱那三泡四泡后陈仓味去除了之后的那丰富的层次感……

没有喝过恩施雨露,都匀毛尖,因此也无法领略到什么才是来自茶的清高和透黄,更无从知晓云南蟹脚又是何种韵味……

对于茶在冲泡之后的芳香特别的痴迷,那一口清甜亦或醇厚,是醇类、醛类,还是酯类在口腔之间的各种分子结构的延伸和绽放……

读到茶经七 “之事”章节时,心里便会自作多情。等我死了儿子女儿祭奠我时给我来一壶清酒、一杯淡茶再配点糕点类的就行……真是贪心,活着吃不厌的东西连死后都还想吃。

“吃茶去”是自己设计的西湖龙井的简包装loge上的略带文化底蕴的标志。为何不说“喝茶去”,因为“吃茶去”更带禅意。茶中有禅,那更是一种淡泊、淡定的心态……身处繁华凌乱,唯有一盏清茶才是安身之处。

茶趣无限,不止西湖龙井,却偏要坐等这杯去年这时的清甜记忆。

“等”字从三月初便开始演绎,早早的在跑团请了假,连今年报了名的首个半马也舍弃了。以为三月中旬就要进入茶忙,却左等右等在寒冷的绵绵细雨之中的中旬,等来的只是那初出的雏芽。芽头黄嫩,布满了白白的一层绒毛,让人入眼便是稚嫩,而却只因那份稚嫩触动心房。因为那份嫩绿,便又充满了欢喜,耐心中继续等待。

直到西湖龙井茶的官宣开采日20号过后,那一抹绿依然不紧不慢地在春分的暖阳之中惰懒地舒展。

春茶仍未可采,茶园里却纷繁踏来各路播客,支起器材,口若悬河地“说山道寺”。

也是忽然之间,门前的小路上走过三三两两腰间绑着茶篓上山探茶的采茶工人。一些向阳处的茶地的嫩芽确实已经枝头触动,等待被薅。

于是每日也学着老茶农的模样去自己的那一亩三分茶地里走走看看,终究还是凹中茶地,气候冷些,需要再等时日。

此时彼刻,已有邻居家那难掩的阵阵茶香飘逸而出引你前去观摩、品味。那摊青中的茶青,散发出一阵阵淡淡的幽蓝香气,叶片温婉柔和,纤尘不染;被置入锅中翻炒弥散,安之若素,甘之如饴;出锅后置入杯中一转一闷,一嗅一抿,才方知今年的味道的浓淡深远。茶香宁静却可致远,茶人淡泊却可明志……

养生顺应四时之变化,肝脏对应四时之中的春季,这一味因时而生长于春天的西湖龙井便是在春季应运而生的最好的养肝之良方。

苦入心经,华陀“苦茶久食,益意思”,浓浓的一泡西湖龙井苦中作乐,清心明志,以助思维。

常在混沌中辗转,茶便可以“肌骨轻,通仙灵”去往无极之境……

等明日那杯啜如口中的鲜茶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龙坞 住在被称为“万担茶乡”的龙坞,身处茶园间,一年四季过去,很难不了解与茶叶相关的种植、采摘、修剪、翻整等农事...
    辛冶之森阅读 1,800评论 0 0
  • 茶原为中国南方的嘉木,茶叶是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中国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
    晓寒深处明月人倚楼阅读 12,995评论 0 7
  • 松风出竹炉,梦成水火战。 新芽适开封,昏睡不待遣。 为子手瀹尝,三嗅复三咽。 中有参寥禅,风味得正见。 ——清朝·...
    茶诵阅读 11,510评论 1 19
  • 1、什么是泡茶? 答:选用适合泡茶的水、茶具,取用适量茶叶,把握好水温、水量和冲泡次数,用水冲泡茶叶,浸泡...
    多多大灰狼阅读 6,421评论 1 1
  • 空斋独坐,想写点东西。手边有杯龙井茶,不妨就从这泛黄的茶汤谈起吧。 我对龙井茶认识已久,最早当然从如雷贯耳的名头开...
    散仔小彦阅读 4,01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