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瓦努阿图人的故事在现在看来很可笑,但是他却是所有的人认识未知的世界的一个过程。在大哲学家波普尔之前,认为在未知世界的认识历程是真理与谬误的斗争过程。最终,真理战胜了谬误,但是,他提出了反对的观点。他认为,对于未知世界的认识经历了,猜想于反驳的过程。真理就是经过反驳的猜想。
其实,这个过程和学习任何一个新鲜的事物都是一样的。总是会经历曲曲折折的过程。一般会有两种学习的思路。
1·按照已有的知识表象,已有的知识去构建、学习知识。之前看过一个文章,在深海里的鱼是无法想象青蛙长什么样的,即便想象出来的也不是真正的青蛙的形象,而是鱼的形象的变形。在自己的大脑中没有某个构象,所以是很难创新的。所以说创新的时候,即便进步很少,也是不容易的。
2·我们往往相信眼睛看到的,而不思考看到的内容,缺乏透过想象看本质的能力。比如说瓦努阿图人的例子,他们看到美军的行为,只是臆想自己看到的表象,按照自己的理解,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没有达到预想的结果,也不知道反思为什么?没有这就是瓦努阿图人的可笑之处。
我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之所以会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原因就是在按照自己的想法理解这个世界的时候,缺少了反馈机制,缺少了反思的过程。
会反思的人是不会因为一些不必要的的事情生气的,因为,他会通过反思这个过程控制自己的情绪。当然会反思的人也不会因为做不成一件事而放弃的,因为做不成事,肯定你是有原因的,相反,这样的人会乐此不疲的找到解决的办法的。
昨天还看了一篇文章,一篇我忍住不看了又看的 文章。在李老师的公众号了,这篇文章早就发布了,当时看到了稍微草草的看看,昨天不知道怎么又把这个链接点开了,看完以后简直惊呼,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对英语、对学习的认识又有了一个更高的深度。英语或者任何的技能的学习之所以学不好,原因都是一样的,都是因为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不够。就不用考虑方法好或者不好,我自己的真实状况就是这样的,看英文书一天看不了几页,而且还一点都不系统。写文章也是,我总觉得占据了我很长的时间,但是效率却不高。晚上做到床上无论是看书也好写作也好,就是很容易犯困,而且易犯困就妥协,就舒舒服服地躺下来,有时候心想就睡一会,一会就起来写,可是就是没有起来过。看到那些牛人努力的程度,十几天都要外出讲课,十几都是只睡仨小时,我当时真的挺震撼的,真的是没有人随随便的就成功的,有时候,我们比仅仅是看不见别人的努力,甚至都无法想象别人努力的程度。拿着吊瓶去上课,蒙着眼睛做分享,真的很佩服。再看看我自己,天下雨了都不想去学校了。自己每一节课准备都不是很充分,但是自己也不闲,也不知道时间都去哪了,原因就是自己办事的效率真的不高。在此之前从没有听说过备课要写逐字稿的,而我总是看一遍觉得自己能讲了,没有不懂的地方了就误认为等同于自己能在课堂上讲好了。其实远远不止这样,即便是逐字地把稿子写出来也不见得能发挥好,能讲好。因为当时肯定是要脱稿的,有一个即兴发挥的空间。怪不得李老师每次的音频分享都必须提前试讲。我自认为算是一个挺认真的人,挺努力的人,但是我也从未如此认真到珍重程度。每次做事抱着的心态就是,只要自己的努力了就行了,结果不重要,过程才是重要的,所以,每一次几乎是都没有好结果。即便是前几天,我准备的家长会,现在想想若是提前试讲的话,结果肯定会更好。
在重要的事情上,人是需要与自己死磕的,这与他人的看法无关,这只与对自己的要求有关。
所以,我郑重的对自己宣布以后也要开启逐字稿之旅了。每一次课都要写出逐字稿,而后后面还要附上反思的内容,我知道这是一件必须认真做的事情,以后肯定会被这件事的效果震撼到的。以出书的要求来写,把自己当作新东方的老师来要求自己,在新东方写不出来估计是要扣钱的。以后在自己的脑子里要彻底删除不是上班时间不劳动的概念,因为我知道不加班我是完成不了的。之前还有一个错误的想法是这样的,那段时间总是觉得工资低,总是渴望获得高工资,但是,当然也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转眼我又想,高工资背后必须是高付出的,你看,私立学校的老师,从早晨五点到晚上十点都是守在学校的,他们多累啊,我当然不是怕累,只是不想把自己的时间无穷无尽的好在那些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上,那些机械的重复的事情上。但是,现在我觉得那个想法也是有瑕疵的,我多半不是怕累,而是害怕自己做不好,现在来看,做的不好没什么,可是若是到了那里做的不好那不仅仅是丢人的事,而是要走人的。如果不跨出这一步,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无论做什什么事 ,最重要的就是想清楚的就是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想好了之后,坚定的朝着这个方向行动就行了,遇到了阻碍,就考虑一个问题,看它们是否有利于得到自己想要的那个东西就好了。目前,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用自己的时间尽快的成长,打磨出一种价值观,打磨出一种强大的挣钱能力,做一些能够改变家人,别人,以及世界的有意义的事情,不是讲情怀,是真实的、朴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