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人皆有之。哪有不爱自己孩子的家长啊?爱和爱是有区别的,是不一样的。
会爱,正确的爱孩子,才是真正的爱。
场景一:
依依现在7岁了,但是她的妈妈董女士每次孩子吃饭时,总喜欢把饭菜夹给她,生怕她吃不饱,吃不好,营养不足。
有时,董女士给依依夹菜,孩子还不乐意,直接把董女士的筷子挡在了一边。这时,董女士甩了一句“不吃算完”。孩子一脸的不快和无奈。
场景二:
依依每天早上都自己穿衣服,但是她的妈妈董女士总是担心孩子穿的太少,冻着孩子了,都催促孩子多穿衣服。
有时,依依不愿穿的太多,穿多了很热。但董女士强烈要求依依一定要多穿衣服,因为她自己感觉天已经很冷了,孩子必须多穿,否则会冻着感冒的。依依既爱美又感觉的确不冷,但是妈妈强烈要求,没有办法就顺从妈妈了。
场景三:
依依每次学习电子琴,董女士都要陪伴着,依依学习的很好,董女士学的比孩子还好。董女士随时强烈要求孩子好好练琴,但依依有时却不愿意练琴,尤其在学习有难度的曲子时。
但是董女士认为练好琴好处多多,并且老师每次都有要求,孩子必须要练好,掌握一项特长爱好,孩子要全面发展。所以在孩子练琴时,对孩子要求很严格,有时根本不管孩子的感受和状态,导致了孩子哭泣,一点也不想练琴了。
从上面的场景可以看到,董女士很爱自己的孩子,看上去照顾周到,培养孩子全面发展,望女成凤。
但是,这种爱对吗?科学吗?合理吗?
很明显的,不合理,不科学,不对。
爱孩子,就要懂孩子的心理感受,给予孩子自由的空间,给予孩子自己成长的空间,不是包办,不是强制。
爱孩子不是以大人的评价标注来要求孩子,要符合孩子成长的规律。
爱孩子需要智慧和技巧,需要懂得孩子的心理,需要懂得教育的本质。这才是正确的爱孩子。
孩子心智的成长超过其它一切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