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他们早一步看到绝望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外行人的敦刻尔克”,这是原来的标题。生于和平年代,活于看似和平的年代,我庆幸自己是个战争盲,但有的时候也讨厌自己对战争的无知。《敦刻尔克》如果不是有诺兰的标签,或许我会选择放弃,九月的大片,我可选择的太多,就像当年看《赎罪》,也只不过是那年追过的女孩偶然间的一句话语。

  战争片,我触及的不多,抗日神剧倒是追了不少。《盗梦空间》、《星际穿越》需要脑洞和逻辑,《敦刻尔克》拼的却是历史,拼的是我从初中起就没有及格的玩意。纵使带了个活弹幕小叶,可那厮看的津津有味根本忘了我的存在,即使他在不到24小时之前就一个刷过一遍了。因此,我无法从历史的角度去看这部电影,才有了“外行人的敦刻尔克”这一说。

  不谦虚地前面说,本片的前半部分,我一直身处云里雾里,三条叙事线在我眼前轮番轰炸,我根本理不出头绪,是的,我试图去理出头绪,可我失败了。防波堤的一周,码头的一天,飞机上的一小时,诺兰用了一条再清晰不过的提示,却硬生生的把时间线给打乱了。直到我发现船上第一个救上来的士兵不是飞行员的时候,我才幡然醒悟过来,就好像有人在我的脑后画了一道白光,大呼诺兰这个骗子,而其实,不过是自己太蠢罢了。

  有趣的是,三条到最后才真正串联到一起的时间线,在叙述的时候,却意外的有过几处重合。抛开导演故意留下暗示的可能性不说,好几次,后两条线都走在了主线的前头。这头士兵们还在船上喝酒庆祝,那头,飞机上就已经看到了人们在火海里逃生。这头还沉浸在希望之中,那头就已经提前领略到了绝望。这一刻,我们好像走在了时间前头,他们越是在兴奋地想象着家乡的月亮,我们就越是在绝望之后再一次等待着绝望,那是一种非常难受的体验,这种体验3D带不了,诺兰却带来了。

  有人说,诺兰搞这种时间线计谋是炫技,甚至是故技重施,但在我看来,这样的三条线,却讲活了一个明明在一个半小时内讲不清楚的故事,也把观众带进了那段沉痛战争的开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喜欢诺兰的影迷很多,但可能很多影迷不知道—— 7月30日,是诺兰的生日。 诺兰今年47岁,Sir说过,是许多导演创...
    Sir电影阅读 4,419评论 0 12
  • 希望机器人帮我做以下工作,洗衣服,晒衣服,叠衣服,放衣服,扫地,拖地,整理房间,归类物品,除尘,换床单被套,洗澡,...
    妙阿妙阅读 1,794评论 0 0
  • 一早被妹妹各种赖唧的哭声搞得心烦意乱,吼完爸爸吼哥哥,洪荒之力如泥石流般彻底爆发,直到看见这两盆绿萝。 家里的植物...
    闲言碎语一壶说阅读 2,713评论 0 1
  • 2018年 8月 7 日 星期二 晴 今个立秋啦!婶婶也来应个景,聊聊“秋”吧! 老妈说了:“立秋立秋,早晚凉嗖嗖...
    玉儿婶婶阅读 6,073评论 41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