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的事情,只有回过头来看才能看到问题。
你比如房地产,有人说如果我们当初(上世纪的九十年代)选择了新加坡模式,也许现在就没有这么多为房子打工而且直不起腰的人,也许这部人现在就是住在政府提供的公租房子里,手里捏着大把的票子去消费的主力。
房子的事情,现在搞成这个样子了,责任是谁的不好说了:当初城市与城镇那么的缺房子,政府手里又没钱,只好走市场化的路子。房地产火了,地方政府可以卖地获得收入了,那当然要想办法推高地价呀?开发商是为利而来到房地产行业的,当然房子卖得越高越好呀。如似乎,一高,二高,三高,到了一八年一九年的再高。如似乎,就有了如今大多数城市的房价,一路下滑,一路下滑,一路下滑到了接近腰斩。
有人说抹平房地产的遗留症还得一些年,八年十年?也许需要更长的时间!
回过头看,现在又有一个新事情值得反思一下了,那就是社保的事情。社保那是关系分配社会财富的事情,涉及到几亿人,那最要紧的是是否公平?
农民那时捆着肚子交那么多那么低价的公粮,以农补工建起了社会主义的强大国防与工业基础,这个农民功不可没。分田到户后,那个农业税和三提五统交几百一亩,那应该是算农民交了社保。现在长时期的低物价,农民还是在作贡献。所以,退休的农民这个社保要提高,那是情理之中的。这次每月仅加二十块,合起每月才二百多块,这个真还有点少。
城市这一块:最近,企业的与机关事业的,机关事业的中人早退与迟的,好像反响不小。
我春上住在广州时,早上在小区散步结识了一个老乡,他长我十来岁,他是在长沙一个什么设计院退休的(九十年代改制为国企),他是高工,退休工资五千零一月。他说,他们大学同学去了机关和大学的都是一万多一月的退休工资。那时是国家分配的,去哪儿由不了他。
我六月份回到了趟县城,有一天,单位通知我去开老干会,我请假硬是没去。没去的原因是,我是早退休的中人,听说晚退的好几个同事退休工资每月多了我三千多,我怕与他们争观点伤了和气,我就选择呆在了家里。
房子的事,腰斩了,不会再上去了,因为,过剩了,现在也还不便宜。当然,有些的经验与教训有关部门已经吸取了,从如今在大中城市大力发展公租房可以说明!
社保的事情,改革改革是可以做到的,因为,来日还方长,有的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