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一说起武汉,最出名的当然就是黄鹤楼。我估计绝大多数人和我一样来武汉之前以为黄鹤楼还是古代的时候一样,就是当年崔颢写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那个,就是当年李白写故人西辞黄鹤楼的那个。但是事实上,已全然不是当年模样。

       一直以为黄鹤楼就单纯是一个风景名胜,其实修建黄鹤楼的初衷竟然是军事用途,因为黄鹤楼当年选址是在是非常的巧妙。到过武汉的人都知道,黄鹤楼地处武汉三镇的交汇处,地处武昌,西边就是汉口和汉阳。翻查了一点点史书,以前三国时候汉水不叫汉水,叫夏水,所以当时这个地方叫夏口。听到这个夏口这个名字,熟读三国的我眼前一亮,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这不是当时刘备面对曹操的百万大军强势进攻的“战略撤退”线路嘛。刘备正是撤退到了夏口,以夏口为根据地,和孙权联合赢得了赤壁之战的伟大胜利!而这里的夏口正是我们所处的武汉,可见这里的军事地位非常重要。很多人考证夏口城是谁建的,有人说是孙权在黄鹄矶上筑夏口城,不过也不甚清楚,但是第一代作为军事瞭望楼的黄鹤楼确乎是三国时代兴建的。还有人分析赤壁之战孟德公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丢掉了战略地位夏口,西晋灭东吴打开缺口也是率先攻下的夏口,足以说明这块地方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两晋南北朝常年混战,后来到了唐朝大一统以后,黄鹤楼由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最最出名的就是唐代诗人崔颢一首《登黄鹤楼》,已成为千古绝唱返,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当时李白来晚了,结果只好写了两个字壮观,还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不过通过看李白的诗作,李白还是来了黄鹤楼很多趟的,比如《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还有《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更是为武汉“江城”的美誉奠定了基础。

        黄鹤楼为什么叫做黄鹤楼呢?这里有很多很多的传说。比如有一位仙人为卖酒辛氏用橘子皮画了一只黄鹤,能够为喝酒的客人载歌载舞,10年后乘着黄鹤吹笛而去。还有传说说这位画黄鹤的仙人是吕洞宾。虽然名字由来已经无从查考,不过仙人的传说更给黄鹤楼带来一种浪漫的色彩。虽然说黄鹤楼的名字是很浪漫,但是他的命运一点都不浪漫,反而非常的悲惨。自从黄鹤楼建好的那天起就一直没有摆脱被毁的命运。现在的黄鹤楼建成于1985年,纯乎是一个现代建筑了。在新黄鹤楼的二楼上,有唐代黄鹤楼,宋代黄鹤楼,元代黄鹤楼,明代黄鹤楼,清代黄鹤楼和现代黄鹤楼的各种模型。黄鹤楼历史上常建常毁。光清朝就被烧过至少2次了吧。但是今天倒下去,明天还是不屈不挠的屹立在长江边上。让我们后来人还能有机会登上这声名远播的江南名楼。

       按照史上留存下来的资料,黄鹤楼里面复制了唐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的各种版本的黄鹤楼模型。唐代的黄鹤楼,是一个二层楼建筑,金碧辉煌,这就是当年崔颢李白眼中的黄鹤楼啦。宋代的黄鹤楼规模增大,并且主楼四面都是对称的屋顶设计,旁边的副楼也比唐代的更加突出,足以凸显宋朝的经济实力。到了元代,黄鹤楼更加增高了,最特别的是多了一个很大的观星台。明代版黄鹤楼去掉了观星台,增加了一个通往主楼的长廊。清代的黄鹤楼增加了更多的飞檐,但是样式略显朴素了些。现代的黄鹤楼以清代的黄鹤楼作为模版,增加了黄鹤楼的建筑层高,显得黄鹤楼更加雄伟壮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名不虚传。

唐代黄鹤楼模型
宋代黄鹤楼模型
元代黄鹤楼模型
明代黄鹤楼模型
清代黄鹤楼模型
现代黄鹤楼模型

       可惜,黄鹤楼晚上不开门,如果晚上站在黄鹤楼上看星星,将会是多美浪漫的体验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