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如何进行

一、基金的基本概念

小白一个,书中提到的很多概念还搞不懂。边读边做比较变查资料学习~

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相对,构成了基金运作的两种基本方式。

1. 定义:我的通俗理解就是,自由度及流通性都高、可自由买卖的基金。国际上90%的基金都是这种。

2. 根据 投资对象 分类:股票基金、债券基金、混合基金、货币基金、期权类基金等。

3. 根据  投资理念 分类:主动型基金&被动型基金(指数基金,选取特定的指数作为投资对象)

风险和收益是一个共生关系。一定要记住这点,没有高收益低风险的事情。要降低风险只有增加投资期限,或者买债券基金(美国平均收益率6.2%)、货币基金(美国平均收益率2%)、但这收益也低。所以投资股票基金最好是用来养老和子女上大学,有接近或超过20年的投资周期,这其实就是基金投资的根本目标。

股票型基金,本质上就是投资股票市场。绝对不是投资某一只股票,而是同时投资在几十支甚至上百支股票上,这叫分散投资,也成为投资组合。此消彼长,总投资的波动自然就小,而长期的平均收益却不会被抹煞。分散投资可以大大降低单个股票对总投资的影响。

基金投资追求的就是长期投资和长期趋势,对系统性风险而引发的波动只有一个办法来平衡——时间。在一个长时间的期限内,这种波动就变得很小,完全被长期的大趋势压制下去,只是一些小毛刺而已。时间越长,这种毛刺的影响就越小。

二、拿多少钱投资

01

无论怎么说,投资都不是一个“穷人”的游戏。如果吃穿都有问题的话,暂时还是不用考虑投资吧。也许一切都安定了,家庭、事业、收入都稳定了,这时咱们就可以悠闲的考虑未来的日子,开始考虑退休后的生活和刚刚出生的孩子的将来。

当已经有了一个房子,除了支付银行按揭、生活必需品和一些享受以后,在银行里面开始有了点存款,并且每个月也结余下一些钱。这时候怎么使用这些“闲钱”就是一个要认真筹划的问题

看了以上的话,突然好沮丧,投资不是你想投,想投就能投。你是穷人吗,有闲钱吗?

02

配置资产的两种方式:

三分之一法:这种方式在2000多年前就被提出来了。西方格言“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手里的钱分成三份,一份买地,一份做买卖,剩下的一份存起来”。用现在的话来讲:“把三分之一的钱用来买房地产,三分之一的钱用来投资证券市场,三分之一的钱用作储蓄或者买国债”。

指头算法:掰掰手指就能知道答案。用于各类投资的资产比例=100-你目前的年龄。如果你30岁,那应该至少在储蓄上投入30%的资产,而各种投资不超过70%。也就是说,年龄越大应该越保守,年级越轻,越可以进去。

关于“指头算法”,第一次看到是在Millionare Teacher这本书,那位加拿大作者非常推崇指数投资,并认为资产配置及风险应该与年龄是极为相关的。个人认为,三分之一法和指头算法应该结合起来,分个人情况的不同而定。如三分之一法,可用于每月的收入分配,适合每月都要按揭还房贷的,非常有指导意义;像指头算法,可用此法梳理个人全部资产并进行理性资产配置。

03

敲黑板强调:生活的降落伞要时刻备好。

无论用哪种资产配置方法,都不能把所有的钱都去投资。必须有充足的“应急资金”,比如万一生病、失业等等。这样一旦有什么事情也不用临时抛售去解燃眉之急。

三、投资的好朋友——时间

01   神奇的复利

72法则:计算资产翻番的方法。如果年收益是X%,那翻番需要的年份就是72/X。比如:年收益率是12%,那资产翻番所需的时间就是72/12=6年。

115法则:资产变成3倍的时间。即115/X就是本金变成3倍要的年份。

02   神奇的时间

时间是我们投资最好的朋友。随着时间的延长,投资基金的风险会降低,因为有平滑风险的因素在产生作用;随着时间的增加,收益也会增加,因为有复利在起作用。所以,在投资过程中,一定要首先考虑你的时间朋友:你到底希望它为你服务多少年。

文中有个非常简明易懂的例子:A. 小明25岁,希望到60岁的时候有100万资产。那么,按照年收益率12%来计算,他只需每月投资175元,在60岁的时候就可达到这个目标,而实际投入成本才73500元。 B. 大强40岁,如果达到同样的目标,在相同的收益率下,要每月投资1000元,而实际投资成本是24万元。竟然多出两倍的成本,这就是神奇的时间在起作用。

【本文由“网络经济资讯”发布,2017年7月27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