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小尘。
在生活里,我们的每一次选择、每一个行动,无论好与坏,就像是种下了一颗种子。
短期内可能看不到结果,但时间会给出它的答案。
就像那些为了名利利益不择手段的人,或许会享受短暂的风光无限,受人拥戴。
但从长远来看,他们的所作所为终会反噬到自己身上。
而那些秉持着善良真诚的人,他们可能会在前行的路上遇到种种挫折和磨难,但总有一天,善举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所以,无论我们处于哪种境地,都要坚守好内心的底线,有些事情,即使我们能力再大,也不能违背道德和良知去做。
01 对亲人:别用亲情当筹码,透支血缘信任
我还记得去年有一则新闻引发了热议:一位34岁的程序员因为拒绝为弟弟支付婚房的首付,被父母当街怒骂“白眼狼”。
当时评论区有一条高赞的话:“有些亲情就像无底洞,你填的越满,他们挖得越深。”
有人为了逼孩子满足自己的梦想,用“孝顺”绑架子女;为了赡养费,用“亲情”来绑架父母;为了财产分割,兄弟姐妹反目成仇。
这是目前中国家庭还依然普遍存在的现象,如果我们的亲情是被当做一种筹码的话,那亲情最终只会被抛弃。
当亲情被利益所蒙蔽双眼,亲人之间只剩下相互的算计,那家庭就成为了我们最危险最需要远离的战场了。
心理学家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中这样写道:“中国式家庭最大的悲哀,就是把亲情异化成一场零和游戏。”
亲情需要的是温度、是扶持、是给予、是陪伴,而非交易和彼此消耗。
02 对朋友:别把真心当作可循环利用的资源
朋友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陪伴我们度过了无数的欢乐与悲伤的时光。
但同时,友情也是一种很脆弱的情感,需要我们用心经营和维护。
就如莎士比亚所说:“没有真诚,友谊就没有意义。”
在现实中,很多人却因为一时的私利或情绪失控,破坏了朋友之间的信任。
友谊是最怕杀熟的,因为往往是有很多人利用这个朋友相熟的关系,做出一系列让关系崩塌的行为。
有人需要帮忙时永远是理直气壮的:“就我们的关系还需要计较嘛?”有人会把你当做免费的资源;
当工作需要人脉找关系时,不会顾及的的感受;有人甚至将你的秘密当成融入他人圈子的茶余饭后的社交谈资......
就像《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揭示的那样:“当利益开始主导关系时,连月光都会变成计价器的荧光。”
真正的朋友从不怕谈钱谈利益,因为他们会主动把账结算清楚。
真正的朋友也不用利用真心和两人的交情来绑架你,珍贵的轻易是经得起拒绝的,因为彼此都会为对方留有余地。
03 对同事:别用能力当护身符挑战规则的底线
在职场中,同事关系是一种很微妙的存在。
一方面,我们需要与同事合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另一方面,又存在着竞争关系;
这种双重性就会让同事关系变得复杂而敏感。
在美剧《纸牌屋》中有一句话是这样来形容职场关系的:“职场上最可怕的不是明枪,而是笑着给你递刀的人。”
在职场中,有人为了抢功劳,在领导面前甩锅给同事;
有人为了升职加薪,偷偷去复制下属的创意点子;
更有人去散播谣言,踩着别人往上爬。
马云曾说:“最不值钱的就是聪明但没底线的人。”
因为有能力的人可以走得快,但受不住底线的人,一定会被踢出局。
职场最不缺少的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但职场不是江湖,不是强者为尊的快意恩仇,是只有规则之内的生存法则。
我们要坚信靠手段赢来的位置,终究坐不安稳;用谎言编织的光环,迟早会被戳破。
那些靠抢功劳、甩黑锅,踩着别人登高的人,往往会被别人踩得更惨,因为老板永远比他们更擅长算计。
作家毛姆在《人性的枷锁》中写道:“我们不是生活在被毁坏的世界里,而是生活在错位的世界里。”
亲人本来应该互相取暖,别让它变成了我们情感绑架的工具。
朋友是照亮彼此的明灯,别让它沦为了利益交换的条件。
同事终归是同舟共济的,别让我们的职场关系成为彼此厮杀的角斗场。
我们要学会什么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知世故而不世故。
最后用《琅琊榜》中的一句台词来结尾:“有些事情,不能因为常见就觉得合理。”
愿我们都能坚守自己的底线和原则,做到对内忠于自己,对外不愧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