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了小暑节气,人间暑天真正开始。想到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热天,走出房门白花花的太阳当头照了,无精打采的热风缠腿裹面,心中就有悸怕。
这时真就热得很受不住,大可躲进空调房里小饮,避开日头的炙烤温馨惬意地消凉。过去的人们又该怎样地度过?就是拿了葵扇聚在树荫下乘凉,也躲不了高温的肆虐,就算跳进深深的坑塘,水也热得灼人皮肤。
孩子的暑假已经开始,不过玉米还没怎样的长高。再能等上十来天时候,就会逢了薅草的高潮。家家都有牛羊,地里又有不尽青草,正好割了来喂,既给解了地中草害,又给牲畜添了佳肴。
此时的每家基本都全员出动,老人孩子也不例外。每等日落西天,就大篮子小篮子的扛回,有的还用架子车拉着,归家的路上热闹非凡,阵容无比豪阔。
回到家来又是一阵忙碌,剁铡淘喂好不热闹。看着老牛头埋了槽内大口吞咽,雪白的山羊贪婪咀嚼,两边嘴角都有草绿汁液流出,心中自多一番成就,一天的忙碌才告结束。
天是真的黑了,只留东天树梢处一轮残月。树巅深处不时响起一两声蝉叫,西、南两坑的蛙鸣此起彼伏。
劳累了一天的乡亲多不做晚饭,烧锅燃灶太多麻烦,再加没了电灯的夜晚太黑。大都拿了酵子发过的面馍,伸手捞了罐子里的糖蒜,或者洗几颗刚刚摘下的番茄就着吃了。虽然简单,却都吃得有味,硕大的两个馍馍,转眼间啃吃殆尽。然后随意走进一家,对了压井水嘴咕嘟嘟灌上一阵,干瘪的肚子眼见了鼓起,一天的晚餐完美收官。
东庄的大鼓急骤响起,隐约听得到坠胡的乐声和剪板的脆响。
夏夜的小戏是乡亲的乐事,什么坠子、琴书、大鼓,一听就是一个半夜。初始还有小孩的喧嚣,狗吠和蝉鸣的骚扰。待等后来只余了中天的明月、一地的银辉,远处的蛙鸣说书人的道白和抑扬顿挫的唱腔。当然还有稀疏凌乱坚持坐听到最后的那些老戏骨们。
读书和听戏是我小时最爱,虽然有过了几十年时候,每再听到大鼓、坠子都觉亲切,不自然会觉着高兴和想起很多过往来。
会想到那个瞎了眼的瞎子,敲着扬琴的少女和拉板胡的中年。他们的嗓子多都沙哑,可是唱腔却有韵味。吐字清晰的道白,连说带比的动作,每每都让我魂牵梦萦。
还有他们跌宕起伏的故事,那些飞檐走壁的英雄,读书刻苦的公子和深闺高锁的小姐,多也缠绕我的情丝。即使早已曲终人散,人已躺了树下露水打湿的烂席,还不能故事里走出,多多的跟了里面的人事纠缠。有时幻想自己就是身负绝技的英雄,有时想象自己能学有所成远近闻名,有时也希望遇到一个温顺贤淑的小姐。
走出了家乡融进都市,越来越觉着和故乡越走越远。乡人的生活多都好了,也早已配上了风扇空调,再也不受天热肆虐之苦,也不再为了丝缕青草往玉米地里深钻。只是小戏越来越少,全没了下乡卖唱的演员,未免有觉着遗憾!
时光飞逝了好多,又有多少人还记得那炎热的夏、纤细的月、鼓噪的蝉、热闹的蛙和月夜下的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