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37个技巧》第二章 读后重点整理

第二章:一个全员参与和高层次思考模型

1.老师提出的一个问题,对于有的学生而言,他会挖掘自己头脑中的固有知识,找出一个现成的定义,然后再将这个定义清楚地表达出来,就完成任务了。适当地回应这个任务,不需要深入分析概念,以及概念的必要条件。根据布鲁姆的认知分类系统,这个过程还需提高。

如果想得到高层次的效率,需要调用自己的认知能力,在之前学到或者事先知道的知识之间建立很多认知联系。

2.确保能够为学生提供机会,挖掘课程得主要内容,并对学习内容做出合理回应。大力激励其高层次思考认知,激励良性循环。

3.判断模型

(1)低认知,低参与

灌输式教学。

(2)低认知,高参与

回顾或运用已学内容,但内容经常被忘掉。

原因:没有深入思考,将所学知识普遍联系起来;有的课堂好玩,但没有深层次思考,知识依然易遗忘,模式被记住,但内容、原理易被遗忘。

(3)高认知,低参与

选择性造成一部分学生表现出高层次思考,高质量学习机会有限,积极进行深层次思考的学生获得高层次思考机会,从中获益更多,学生成绩会有差异。如果想突破成(4),需要应用全员参与技巧。

(4)高认知,高参与

方式:快速绘画、结对交流、联网讨论、排序、剪贴、黑板汇总、图标天空、讨论卡片等等。精心设计授课方式,确保每一个人都能够主动参与并投入认知型学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