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力》02|表达高手在用的心理学套路,助力提升表达自信20210308今日复盘824-771

今日复盘:每天三件事

回顾、反思、探究、提升

一、今天完成了哪些工作

1、健步走+跑步+拉伸+跳绳

未进行

2、读书

今天继续读贺嘉写的《表达力》。

第一章,作者告诉读者,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好的表达力,不仅能够获得更多的流量红利,还能在职场上为自己光增色。而好的表达力,可以通过演讲和写作来提升。

今天以第二章内容为主。

第二章  表达力模型

01表达力的跨学科基础

表达与脑科学、神经科学等不同领域有关系,串联方式可以表达不同的有关知识。

《认知设计》这本书提到,学习是有目标的,表达应该也是有目标的。

书中将学习目标划为6个层次。

第一层最基础,是记忆;第二层是理解;第三层是应用;第四层是分析;第五层是评估;第六层是创造。

认知设计认为,应该尽可能地促进学习者达到下一个阶段的认知掌握程度。

表达目标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目标是让听众愿意听或者愿意看到你的内容。

第二阶段目标是在表达后,能够记住里面的一些关键信息。

第三阶段目标是激发用户的共鸣,达到传播意愿。

第一阶段表达目标,愿意听与认知心理学“注意”概念有关。

了解注意力理论,先对少量信息进行注意力筛选,然后记在脑子里,能更好地吸引听众,而且听众注意力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人们在执行某个认知任务时,需要认知资源的数量,就是执行特定任务的认知负载。

好的演讲能降低听众的认知负载。

第二阶段表达目标,记得住与认知心理学里的“记忆”概念有关。

感觉记忆是最开始阶段,所有信息能够持续几秒或者几分之一秒;短时记忆包含5-7个信息,持续15-30秒;长时记忆包含大量信息,可维持几年甚至几十年。

复述,是多遍重复,让信息在大脑中停留时间变得更长。

在序列序列位置曲线中,起始位置的刺激表现出的记忆优势被称为首因效应。

末尾刺激所表现出来的记忆优势,被称为近因效应。

《认知神经科学》里有个概念叫长时程增强效应。指大部分与记忆有关的模型认为记忆是在神经网络中的神经元间的突触强度变化的结果。

应用时,基于记忆工作原理,要在演讲开头和结尾植入最重要的主题和观点,并加以重复。

还可以通过精细化、组织、匹配学习情境一系列方法,提升表达能力。

精细化指将新旧知识概念联系在一起,有助于理解新的知识;组织指通过画思维导图的方式降低学习新知识的认知负载;匹配学习情境指在真实的应用场景下学习效果更好。

第三阶段表达目标,传播与认知神经科学、传播学领域的情绪有关。

情绪在大脑中对应的是边缘系统,边缘系统的反应速度虽慢,但对人的行为影响更强大。

表达者了解了情绪的生理机制,就懂得如何更好地激发用户情绪,引发内容的二次传播。

02表达高手不会告诉你的表达力模型

1)表达力是有模型的

作者听过俞敏洪两次演讲,当了演讲教练后,发现里面是有套路的。

80%演讲内容是固定的,是经过大量实践检验受欢迎的内容。20%是灵活发挥的内容,提升对话感和演讲效果,现场氛围。

三次高考故事说明“谁也不是很聪明的天才,都是靠后天努力取得的成绩”。

没有女同学喜欢,在活动沙龙中给老师端茶倒水,是告诉大家“我和你们一样”,拉近与学生们之间的距离。

2)表达力模型

表达力模型包括五个部分:输入、目的、思维体系、输出、反馈。

有目的的输入收集更多有趣新鲜的故事,从而形成体系化思考,然后通过语言或文字形式表达出来打动人心,最后根据反馈判断是否达到了表达的目的。

3)表达力模型用途:

(1)检查表达是否形成了有效闭环

要表达的目的是什么,搜集的资料是否新颖、鲜活,内容是否存在逻辑联系,输出形式口头合适还是书面合适,反馈结果是否达到了预设目标等等。

(2)提供表达能力自检的对标和参考,方便找出表达中的薄弱环节。

能力提升,从发现自己不足开始。

比如:学习别人如何搜集资料的;学习如何表达才能更有针对性;学习提升思维条理性,画思维导图或者写出几个重点并说出来,查缺补漏;可依赖模仿练习输出;可进行有效收集反馈。

(3)借助表达力模型,形成和完善自己的思维体系。

比如要成为一名设计师,先定成为一流设计师的目标,然后通过大量阅读和实践,总结属于自己的设计理念,同时用“作品+文字”表达出自己的理念,最后通过收集反馈理念是否有效地传递了出去。

03用好这6个心理学原理,提升表达自信

1)表达的套路

表达的套路,一方面指表达过程中的套路,比如结构化、讲故事、穿插一些幽默,可以帮助听众更好地记住你想表达的内容。

另一方面,表达能力的成长是有套路可循的。

人的表达水平发展有5个层次:

第一,没信心、没套路

第二,有信心、没套路

第三,有套路、没信心

第四,有套路、有信心

第五,有套路,有信心、有方法论

套路是小而好用的表达技巧,比如以故事开场或者多讲幽默哏。

表达过程中心态的变化,是先求胜,后求败。

《神雕侠侣》中杨过,不同阶段用剑境界不同。

第一阶段,一味地勇猛刚强;

第二阶段,能屈能伸;

第三阶段,不需太多招,就能一招正中。

第四阶段,无招胜有招。

演讲也是,来开始想用语言和词锋打败对手,进阶之后,懂得什么时候沉默更能一下打动对方,成为高手之后,不需太多花招,普通话语就能直透人心。

2)用好6个心理学原理,建立表达自信

(1)安泰效应:找到力量源头

指人们一旦脱离相应条件就失去某种能力的现象。

培养表达自信的时候,首先要找到自己力量的源头。

作者的力量源头是见识和对于趋势的把握能力,以及积极表达的自信。

(2)成长型思维与大脑可塑性

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有两种认知思维: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大脑不是一成不变的。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脑部脑电波活跃程度远高于固定型思维的人。

(3)心流效应

指把注意力完全投注在某活动上时产生的充实感和兴奋感。

最好的心流状态是“高挑战、高技能发展”。

(4)延迟满足

能够接受延迟满足的孩子,成年后职业发展比“无法延迟满足”的孩子更好。

(5)反馈效应指系统的输出返回到输入端并以某种方式改变再输出,以起到控制系统功能的作用。

比如学习者了解了自己学习结果,于是起到了强化作用,会促使学习者更加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一次成功会增强某个人的某项能力,从而使下一次成功做事的可能性增大,最后形成正向循环。

(6)罗森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效应)

指一个人对另一个行为的期望本身将导致该期望成为现实。

来自他人正面积极的心理暗示,对于塑造自我认知具有强大力量。

3、这部分内容给人的启示

表达高手在进行表达的活动中,会采用一些小而又效的表达套路,如果能够结合6个心理学原理,提高做事的成功率,表达的自信心会有明显提升。

4、书中提到的电影、书籍和公众号

书籍:《认知设计》

二、遇到了什么问题

三、准备尝试哪些措施

四、今日反思

五、今日未完成工作

六、明日计划

豆信日更复盘三件套,读书健身,头条,听课、作业、卡片六脉神剑

豆信:0分钟,0分钟

日更:0分钟,0分钟

复盘:0分钟,0分钟

读书:0分钟,0分钟

健身:0小时,0小时

头条:0分钟,0分钟

课程:0小时,0小时

作业:0小时,0小时

卡片:0小时,0小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