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那篇通过自我教育而成长观后感

这篇文章作者跟我们讲到,他想分享给我们的是通过非暴力沟通帮助我们改变以下几个方面:我们的内在行为

与我们的价值观不协调的人

我们所生活的社会结构

这篇文章中,他用了一个例子来给我们解释这几个方面。这个例子是一个母亲对孩子大喊大叫。这个母亲在对自己孩子大喊大叫之后,她感到非常的后悔,懊恼。她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可怕的母亲。在这个母亲责备自己的时候,作者引导她去关注自己的内心的想法,询问她当时对孩子大吼大叫是因为什么事?是什么事情她的内心没有被满足?通过作者的引导,那个母亲了解到自己尊重别人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她希望尊重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对他们哄叫是孩子感到害怕。经过作者的引导,这个母亲把之前对自己的自责、评判和现在关注自己内心没有得到满足的需要对比,她发现关注自己内心的需求几乎是一种甜蜜的痛苦。

作者引出这样一段话“当我们碰触到因我们的行为而未能满足的需要,我把它称为哀悼--哀悼我们的做法。但这种哀悼不是责备,不认为那样做是我们有什么问题。当我们帮助人们做那种连接,它们通常与他相似的方式来描述那个痛。与我们通过责备、评判来教育自己时所感受到的沮丧、内疚、羞愧相比,这几乎是一种甜蜜的痛苦。”

以上就是作者希望我们能明白的,当我们的行为与我们的想法不一致时我们可以通过关注内心的需求提升自己,完善自己,而不是通过道德评判来评论自己。

然后作者又继续引导这个母亲,询问她对孩子大喊大叫,是为了什么需要而去对孩子大吼大叫,那个母亲刚开始并不知道是因为什么样的需要,经过作者的引导,她了解到是希望用这种大喊大叫的行为来保护自己的孩子,是这样一种需要。

作者通过这样一个例子,在整个事件发生的过程中,告诉我们行为未能满足自己的什么需要,因此感到懊恼、自责、内疚,另外就是这个行为是为了满足自己什么需要而做的。

以上是我对作者教人们对自己使用非暴力沟通的理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由 因为需要做到金额的控制,最小金额是角,然后需要判断大于0.5元才可以开启留言功能,所以整理了下 string...
    CZF峰峰阅读 3,863评论 1 1
  • 怎么泡茶? 江湖上最多的莫过于茶艺师的手法,但在琥珀色的茶圈里,那柔美的手腕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成为了一种比较繁琐...
    立七阅读 4,316评论 0 0
  • 在我的童年里,总是对门前的那棵柿子树充满怀念和回忆。我家门前的那棵柿子树长得异常茂盛,在我爸爸的静心打理下,每到秋...
    爱然之家阅读 3,878评论 0 0
  • 数组是值的有序集合。每个值叫做一个元素,而每个元素在数组中有一个位置,以数字表示,称为索引。 JavaScript...
    kissLife阅读 4,615评论 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