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写完第一部分后才发现自己写了一对乱七八糟的意识流玩意。但是即便如此也还是想着记下。但是回家后又发生了许许多多事,便记下了第二部分
————————————————
近期的状态有些不稳定。出于各方面原因的考虑,咨询师把一周一次的咨询频率调整到了一周两次。
虽说距离上次咨询才过去几天不到,但是由于上次咨询的时候整个人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问题都没说清楚,治疗的效果也不佳,仅仅是让一时急躁的心安稳了几分。却也不见好转。从那日开始记的日记中满满的负面情绪便可看出。
今日继续咨询。梳理了一下当务之急,也就是工作和学习方面的事情。很多的问题依旧没有解决,只是搁浅在了一边。或许是考虑到我近期某些感受器感受性下降的情况,专注于某件事而转移注意力也未尝不可。尽管现在重新整理思绪写下来时想到那些事仍有些烦躁,但是在处理当务之急的时候还是能摒弃大部分的杂念,获得短暂的安宁。
还有不断伤害自己的优柔寡断的性格。会产生这样的性格兴许是受原生家庭影响。不喜欢争执,若是和重要的人争执,便会不经意间带去伤害,若是和不重要的人争执,那便是浪费自己的心情和时间,拉低自己的品味。我一直抱着这种傲慢的想法。所以凡事处处折中,顺着他人的意。殊不知在委曲求全的时候也伤害到了自己。还养成了不敢提意见的性格。面对强势的人习惯性摆出卑微的态度以换取好感。若是遇上好人也就罢了,不幸的是这个世上多得寸进尺之人,包括我的父母。为了改掉这个毛病,咨询师有些态度强硬地逼着我做出了抉择——逃离。这么大的一个成年人了,做什么事情还都得征求家里的意见。
我曾经无数次想要策划一次不归的逃离。但都未能落实。所以我心中也明白,这次也只是一次短暂的逃避,那枷锁依旧在我的身上。
还有许多东西不想阐述便未写进去。
倒是我的朋友,那个介绍我去接受心理咨询治疗的人。似乎出了些小小的状况。也算不上是矛盾纠纷吧。用我的咨询师的话来讲就算执念太深。从他连一句话都没敢直接和她说而是借我之口捎话便已有所察觉,后来我的咨询师那略有些烦躁的态度也不难看出对于他的执念有一丝厌烦。
而不幸的是,在昨日和他的聊天中我似乎无意间加深了他的执念。因为那也是我曾有过的感觉,虽然那时的我还没严重到可以称之为执念的地步。不过开始替他们担心起来,也对我的咨询师和我朋友的咨询师抱有一丝愧意,因为我似乎无意间加大了他们工作的难度。
不过我还是相信咨询师的能力的,在我的朋友对咨询师开始产生不信任感的同时,我既能表示理解同情,又同时能继续信任咨询师。这一部分得益于先前我提到过自己那随和的性格,这是它带个我少有的益处,也是我先前刻意培养这种性格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工作中我的咨询师给我提出过许多有用的建议,使得我的工作效率和执行力远高于自己的期望值,以至于常有一种不真实感。当然也有自己逼着自己的原因在。但是由于跳跃过快,常常觉得是周围的人过分高估了我,我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厉害。毕竟内心脆弱,自我评价是负值,还接受不了别人的批评。
但是不管怎么说,暂时的问题是告一段落。虽然根本没有解决,只是逃避。但是有用。
————————————————
回到家中一如既往。母亲的状态还算稳定,这两天没有突然精神崩溃和歇斯底里,但是那种令人生厌的氛围仍然存在。
逃。
虽然愿望不再是那么强烈,但是依旧存在。
我知道对我而言,崩溃是不能给我带来任何人的关心和安慰,就算有也是令我恶心的虚情假意,矫揉造作。一旦被我揭穿又会变成另外一副修罗恶鬼的模样。所以,我依旧得逃,逃离没有我容身之地的家。
母亲为了家崩溃过许多次。但她永远不会意识到正是因为她总是不顾家人的感受而崩溃,才会导致这个家跟着一起崩溃。但是已经不重要了。很早以前对我而言就不存在家了。只有暂时偷偷能待着的地方。就算待着,也得时时刻刻提心吊胆,谨小慎微地活着。
我害怕不告而别会让她更崩溃。于是临走前知会了一声。果然,又是歇斯底里的崩溃。和以前比起来或许已经好了很多了。也许只是生气,都算不上歇斯底里。但是在我的眼里已经没差了。
或许是心情好,亦或许是想通过沉默来封杀我逃跑的路线。她再没提这件事。
而我,愈发地讨厌交流,讨厌待在我都无法决定自己去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