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问题的5天

去北京出差了5天,有三个问题值得我深思,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1、接触了几家优秀的新媒体公司。 晚上7点半,公司里却到处都是干活的人,终于到了9点,有人开始陆续走了,一问,下班了?他们笑着说,我们只是换一个地方工作而已。这句话飘进耳朵的一瞬,我感到了一种四两拨千斤的举重若轻。

这种心态真是值得学习。

他们很年轻,有的干脆就是实习生。他们的激情溢于言表,他们可能并不是能力出众,但他们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所以目标清晰,激情澎湃。

一个人为什么会越来越颓,究其原因,是他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因为压根儿就不知道,于是没有目标,自然也就没了激情。

2、约见了一个做付费新媒体的两位老板,30岁不到的年纪,说话逻辑性极强,基本不打磕巴。让我印象最深的有两句话:

①我们的付费平台不自带价值观。我们不会因为自己的喜好,来评判你的产品,而是以你产品的受众来判断你产品的价值。

②好的付费课程,不是让人听不懂而要听第二遍,而是听懂了,但觉得好像又没完全懂,所以要听第二遍。

3、做一个视频节目,请了央视的一个主持人,30刚出头一小伙,在节目开始前,有一个简短的沟通。小伙子无论是气场还是说话,都可以说是恰到好处,在他面前,我有一种被碾压的感觉,我可是比他多活十年啊。 凭心而论,我不太相信他的生活环境和我能有天壤之别,但是我和他在思想和能力上,哪怕是待人接物这种小事上,差距用天壤之别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会这么大?其实答案已有——

就是思维能力的差距。

可是思维能力的差距,究竟是怎么形成的?他背后是否有一只规律的魔手?

为什么在环境相似甚至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差距会忽然产生指数级的异同?

有没有一个有效的方式,可以尽可能的去减缓或者缩小这个差距?

问题到底在哪里?我心中还没有找到答案,但这个研究方向,我认为是很有价值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你往手上画圈的时候, 圈也在画你 可以防蚊,百试百灵 每次看到圆珠笔芯 我就想起前女友 一个巫蛊女孩 有一个吉他弹...
    Paradoxxx0928阅读 708评论 0 0
  • 从2014年开始,我们就不停的学习电商,每周都坚持做一次沙龙,每次都有几十人的参与。我们不仅传播了电商的基本理论,...
    消费众筹都市花农阅读 3,233评论 0 51
  • 现在Docker用处越来越多了,所以今天就想着搭建一个私有镜像仓库来维护内部我们自己的镜像。 环境 CentOS ...
    kongxx阅读 4,716评论 0 0
  • 第一步:创建项目 第二步:调整软件的方向 第三步:修改软件名字,因为默认软件名字和项目名字是一样的,有时候公司要求...
    凡尘一笑阅读 1,436评论 1 1
  • Anby群阅读 3,567评论 7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