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别裁》197(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孔子,人生修养的道理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为人处世的道理不要说得那么多,只要有一个重点,终身都可以照此目标去做的,孔子就推崇一个恕道。

        恕道就是推己及人,替自己想也替人家想。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对任何事情要客观,想到我所要的,也是他人所要的。有人对于一件事的处理,常会有对人不痛快、不满意的地方。其实如果由自己去处理,也不见得比对方处理的好,问题在于人的心理,都有一个自然的要求,都是要求别人能够很圆满,要求别人没有缺点,样样都好。但是人都是会有缺点的,那种希望别人圆满无缺,都是绝对怎么的表现,是以自己的看法和需要为基础的。

        恕道对于子贡来说,尤其重要。因为他才华很高,才高的人,很容易犯不能饶恕别人的毛病,看到别人的错误会难以容忍。所以孔子对子贡讲这个话,更有深切的意义。他答复子贡说,有一句话可以终身行之而有益,但很难做到的,就是“恕”。“己所不欲,匆施于人。”这就是恕道的注解。

        这八个字的修养,要做到很难,同时更要努力做到“己所欲,施于人”。后来佛家思想传到中国,翻译为“布施”。施字上加个“布”字,就是普遍的意思。佛家的布施和儒家这个恕道思想一样,所谓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就是布施的精神。人生两样最难舍,一是财,二是命。只要有利于人世,把自己的生命财产都舍出去,就是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