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身体知道答案》

何舒卉/文

身体的健康,不能仅在身体层面上追求,因为心灵和身体是相互呼应的,真正的健康应当做到心灵和身体的和谐。

癌症病人多有一个共同特点:特别压抑自己某一方面的情绪。这种情绪可能是愤怒,可能是悲伤,可能是内疚,也可能是其他情绪。

脊椎病或象征着过度的负担。

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特说,我们不能剥夺比人从受苦中获益的权利。每个人都会在受挫中成长,这是极大的获益。

我们不能单纯从生理的角度追求健康,还必须学会聆听并尊重心灵深处的声音。

跟你的身体对话,倾听你身体的讯息。

共情的经典定义是,感人所感,想人所想。

佛教说慎用三宝,所谓三宝,即眼睛、耳朵和嘴巴,但这三者看似让我们很容易交流,但仅仅这三个层次的交流就是巴比伦塔。必须放弃对三者的依赖,你才可能达到共情。你才可能走出要命的孤独。

太依赖认识的智慧,我们就会被割裂在一个个孤独的世界中,这也正是自恋幻觉的关键所在,我们沉浸在自己头脑所想象的世界中,而且还希望将这个想象的世界强加给真实的世界,结果我们越是在乎一个关系,我们就越容易将自己的幻觉强加给对方,于是爱的渴望反而导致了伤害。

怎么怎样才能与别人建立真正的链接感呢?一个很简单的答案是先与自己的身体取得链接,先去发展自己的身体智慧,试着用身体去聆听别人发出的信息。认知的连接常是幻想中的连接,而身体的链接则是真实的连接。

抱怨是针对别人的,我们之所以向别人发出负面的信息,其实是在逃避自己内在的痛苦,而内在的痛苦总是会先表现为身体上的不舒服。假若我们觉知到了身体的这种不舒服,我们就与自己的内在建立了一定程度的链接,那时我们就不必再向外寻求链接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