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tCode算法题-Maximum Depth of Binary Tree

这是悦乐书的第164次更新,第166篇原创

01 看题和准备

今天介绍的是LeetCode算法题中Easy级别的第23题(顺位题号是104)。给定二叉树,找到它的最大深度。最大深度是从根节点到最远叶节点的最长路径上的节点数。叶子是没有子节点的节点。

例如:给定二叉树[3,9,20,null,null,15,7],

    3
   / \
  9  20
     / \
    15  7

返回其深度= 3。

本次解题使用的开发工具是eclipse,jdk使用的版本是1.8,环境是win7 64位系统,使用Java语言编写和测试。

02 第一种解法

最大深度是根节点到最远的叶子节点路径上包含的节点数,以上面的二叉树为例,最长路径有两条:3->20->15,3->20->7,这两条路径上的节点数都是3个,所以最后得出其深度是3的结论。

特殊情况一:当传入的二叉树为空时,它没有任何节点,它的深度是0。

特殊情况二:只有根节点的时候,它的深度是1,只有它自身一个节点。

正常情况:我们可以一步一步试着推导下,一个简单的二叉树深度计算过程,还是以上面的二叉树为例。

从根节点开始,此时节点数为1,因为只有它一个节点。

进入根节点的子节点,此时最长路径就是计算9这个左子节点和20这个右子节点的最长路径,显然9是一个叶子节点,只有本身一个节点;而20拥有自己的子节点,此时就需要算出从20出发的最长路径。

20有左子节点15,右子节点7,这时需要继续计算15和7的最长路径,而15和7都是叶子节点,所以节点数只有1,再加上20节点本身这个属于根节点的子节点,20节点的最长路径就是2。

同为3根节点的两个子节点9、20,子节点9的最长路径上节点数为1,子节点20的最长路径上节点数为2,取最大值后,再加上根节点自身的节点数,1+2=3,3就是最长路径上的节点数,也就是该二叉树的深度。

分析到这里,我们知道了,要计算从根节点到最远叶子节点的节点个数,就需要先计算其左右子节点的最长路径,而要计算左右子节点的最长路径,就需要计算他们自身下面的左右子节点的最长路径了,对此我们可以使用递归,算完最下面叶子节点的个数后,再层层往上求其最大值。

public int maxDepth(Tree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
        return 0;
    }
    int left = maxDepth(root.left);
    int right = maxDepth(root.right);
    return 1 + Math.max(left, right);
}


03 第二种解法

既然可以使用递归,那我们也可以试着使用遍历的方法。从根节点开始,自顶向下遍历子节点,对此使用队列来临时存储每次遍历的子节点,遍历完一层子节点就加1,直到所有子节点都遍历完。

public int maxDepth2(Tree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
        return 0;
    }
    int depth = 0;
    Queue<TreeNode> q = new LinkedList<>();
    q.offer(root);
    while (!q.isEmpty()) {
        Queue<TreeNode> tem = new LinkedList<>();
        while(!q.isEmpty()){
            TreeNode node = q.poll();
            if (node.left != null) {
                tem.offer(node.left);
            }
            if (node.right != null) {
                tem.offer(node.right);
            }
        }
        q = tem;
        depth++;
    }
    return depth;
}

特殊情况还是和第一种解法一样,内层while循环是遍历每层的子节点。

04 第三种解法

第二种解法的内层循环那里,我们使用了新的队列来接收每次循环要进入的下一层节点数据,是否可以改动下,使其更加的简洁?这里我们使用队列的大小来控制它,从根节点开始,进入队列后,队列的size为1,开始进入内层循环,内层循环走了一次后,队列里又多了两个子节点,此时的size为2,然后继续开始内层循环,直到所有的子节点遍历完。

public int maxDepth3(Tree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
        return 0;
    }
    int depth = 0;
    Queue<TreeNode> q = new LinkedList<>();
    q.offer(root);
    while (!q.isEmpty()) {
        int n = q.size();
        while(n-- > 0){
            TreeNode node = q.poll();
            if (node.left != null) {
                q.offer(node.left);
            }
            if (node.right != null) {
                q.offer(node.right);
            }
        }
        depth++;
    }
    return depth;
}


05 验证与测试

对于上面的两种解法,使用了一个简单的二叉树做了数据测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Easy_104_MaximumDepthOfBinaryTree instance = new Easy_104_MaximumDepthOfBinaryTree();
    TreeNode t = new TreeNode(1);
    TreeNode t2 = new TreeNode(2);
    TreeNode t3 = new TreeNode(3);
    TreeNode t4 = new TreeNode(4);
    TreeNode t5 = new TreeNode(5);
    TreeNode t6 = new TreeNode(6);
    TreeNode t7 = new TreeNode(7);
    TreeNode t8 = new TreeNode(8);
    t.left = t2;
    t.right = t3;
    t2.left = t4;
    t2.right = t5;
    t3.left = t6;
    t3.right = t7;
    t7.left = t8;
    long start = System.nanoTime();
    int result = instance.maxDepth(t);
    long end = System.nanoTime();
    System.out.println("maxDepth---输出:"+result+" , 用时:"+(end-start)/1000+"微秒");
    long start2 = System.nanoTime();
    int result2 = instance.maxDepth2(t);
    long end2 = System.nanoTime();
    System.out.println("maxDepth2---输出:"+result2+" , 用时:"+(end2-start2)/1000+"微秒");
    long start3 = System.nanoTime();
    int result3 = instance.maxDepth3(t);
    long end3 = System.nanoTime();
    System.out.println("maxDepth3---输出:"+result3+" , 用时:"+(end3-start3)/1000+"微秒");
}

测试结果如下:

maxDepth---输出:4 , 用时:23微秒
maxDepth2---输出:4 , 用时:586微秒
maxDepth3---输出:4 , 用时:16微秒

从测试的结果可以看出,遍历和递归都是可以解决问题的,第二种解法因为每进一次循环都要创建新的对象,这对内存和运行时间都是不小的消耗,经过优化后第三种解法更加适合遍历使用。

06 小结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如果大家有什么好的解法思路、建议或者其他问题,可以下方留言交流,点赞、留言、转发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和支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题量有点多,建议Ctrl + F题号或题目哦~ 二叉树的遍历(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144] Binar...
    野狗子嗷嗷嗷阅读 12,975评论 2 37
  • 算法思想贪心思想双指针排序快速选择堆排序桶排序荷兰国旗问题二分查找搜索BFSDFSBacktracking分治动态...
    第六象限阅读 9,452评论 0 0
  • 1 序 2016年6月25日夜,帝都,天下着大雨,拖着行李箱和同学在校门口照了最后一张合照,搬离寝室打车去了提前租...
    RichardJieChen阅读 10,612评论 0 12
  • 树的概述 树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数据结构,树与前面介绍的线性表,栈,队列等线性结构不同,树是一种非线性结构 1.树的定...
    Jack921阅读 9,937评论 1 31
  • 3.podspec文件讲解 podspec是一个描述pod库版本文件。 一、 Specification 它包含源...
    coderPoo阅读 26,761评论 1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