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的优惠券策略---价格歧视

图片发自简书App

      英国经济学家庇古(Pigou)于1920年提出,企业处于盈利的目的会对同一件商品,而对不同的消费者提出不同的价格。或者根据消费者购买数量的不同索取,不同的价格。

      价格歧视有两个前提,1,有至少两两个消费群体,2,不同消费群体,会对这个商品呈现不一样的敏感

程度。

        实际应用中,最著名的就是优惠券,临近双十一,天猫,京东,优惠券铺天盖地,仔细研究就会发现,使用规则十分复杂。使用这些优惠券会造成这么几个成本,1,时间成本,研究优惠券使用规则,逻辑;2,需求弹性,起早贪黑抢了一堆优惠券,下单的时候发现,购物车里的东西满399减200,为了满足条件,你从必须买的东西,放宽到一定想要的东西,再然后买或许用得到的东西,最后拍桌子,老子就是买买买。。。。因为便宜啊,现在用不到,以后保不准就用到了。天猫京东他们为什么不直接降价呢?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他们就是用了价格歧视,把有时间的人和有钱的人分开来,分别对待,分别收割。

        价格歧视原因应用最多的还有一种模式,叫分时销售模式。现在用的最对的是航空公司,航空公司会根据,你过去的里程数,通行的人数,购买的时间,把乘客区分开来,收取不同的价格。价格歧视的本质,就是计算了时间成本。马克思说,一切价值都会还原为时间。

          价格歧视的实际应用还有1,教育机构,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价格;旅游景点,排队的票,VIP票;演唱会,通过低价,是能够把那些更年轻、更热情、更奔放的歌迷吸引到演唱会现场,这样演唱会的现场就会更加火爆。要成功实施价格歧视,最重要的是要防止顾客之间进行产品的转售,越是能够成功地阻止他们转售,商家实施价格歧视的程度就会越高。

        需要说明的是,歧视是一个,一个中性词,只不是“区别对待”。经济学教科书通常会指责垄断者或者觅价者,说他们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会不惜牺牲一部分的生产能力,使得他们产品的产量过低、价格过高,从而产生“无谓损失(deadweight loss)”。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但事实上,这个结论是建立在所有的厂商,只收取统一价格的前提下才能得出的。只要厂商能够进行价格歧视,也就是说对不同的产品、对不同的产量、对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那么这种无谓的损失就会消失,生产者就可以把可以生产的、值得生产的所有产品,都生产出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所以价格歧视能够促进生产、消除浪费,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需求。是好事,不是坏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价格歧视是一种很有意义、能促进生产、减少浪费、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商业行为,但是常被深深误解。 一、价格歧视的...
    爷有蔓草阅读 6,974评论 0 3
  • 今天6.18年中促销,京东和天猫苏宁的广告铺天盖地而来。 作为大型的电商活动,我上去视察了一下,微微一笑,果然还是...
    怀山2018阅读 4,968评论 0 1
  • 在IB中,当你使用Custom类型的Button时,你可以指定按钮的背景色。但当你运行时按钮就失去了圆角特性,你看...
    招牌猪阅读 6,738评论 0 0
  • 尸佼,战国时期魏国曲沃人(今山西曲沃县)。生于公元前390年,约卒于公元前330年。杂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史称尸子。...
    石竹阅读 6,409评论 21 15
  • term阅读 806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