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人晚年的悲剧,从70后岁变得“长寿”开始

01

在我们中国人的观念当中,寿比南山,福如东海,这都代表了吉利,都是“福气”的象征。

长寿等于福气,这是没有错的。因为每个人都想自己长命百岁,多见见自己的子孙,多享受一番人间的喜乐。

可是,从道家的角度来看,任何好事的发生,期间都会伴随着坏事的到来。而好坏,那是一体的,而且会同时降临到人的身上。

就像你得到了一笔钱财,而这笔钱财的来头很大,被人知道了。那么,就会有人对你羡慕嫉妒恨,从而挖空心思来算计你。这,便是好与坏的共生。

而长寿,道理也都是一样的。人一旦长寿之后,所遇到的问题就多了。而这些问题,有可能会让人产生“生不如死”的想法。

对于寿命,《庄子》中早就有言:“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

财富、儿子和寿命,并非是越多越好。因为你拥有的东西多了,那么所要承担的责任和痛苦也就多了。

这个世界是很公平的,你拥有的东西少了,也许你会感觉自己很贫穷,但你压力是不大的。

可以说,人晚年的悲剧,从70岁后变得“长寿”开始。

02

陈大爷:70岁后,我才体会到“生不如死”的痛苦。

陈大爷今年已经75岁了,而他已经卧病在床有五年的时间了。

就是这五年的时间,让陈大爷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寿命越长,家人和自己也会愈发变得痛苦。而这种痛苦,还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延续。

陈大爷自从卧病在床之后,不仅吃喝拉撒在床上,有些时候满床都是排泄物,孩子还得亲手去收拾,让陈大爷心中感到特别不是滋味。

在陈大爷看来,自己身体有问题就算了,还真的不想连累自己的孩子。要是自己早点离去,相信自己也好过,孩子也好过。

就连陈大爷的两个儿子都说,身为儿子,自然是想父亲长命百岁,见到孙子,曾孙子长大。可是,看到父亲每天都在床上受着病痛的折磨,而且动弹不得,就会让自己特别揪心。

就是这样,陈大爷每天都待在暗无天日的房间里面,因为他连坐起来都成问题,就只能长期见不到阳光了。

可以说,像陈大爷这样的情况,就不是寿命越长越是有福气了。而是寿命越长,自己和家人受到的痛苦就会越多。

寿命,也许在某种情况下让人感觉到有福气,可在某种情况下,这就是无休止的悲剧的开始。

03

在如今这个社会,我们要有这样的观念,那就是寿命不代表什么,生活质量才是最重要的。

相信很多人都不同意这个观点,还会认为长寿才是一个人所要追求的目标。

其实,一个人追求长寿是没有错的。但是,要是人的长寿,是在没有高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存在的,那么这样的长寿,有和没有,又有何区别呢?

就像上文的陈大伯,他活得有尊严吗?活得并没有尊严。因为他连太阳都见不到,每天只能待在十来平方米的漆黑房间内,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和心中孤寂的黑暗。

这样的长寿生活,相信不会有人想要尝试。要知道,这比死去还要痛苦百倍。

有人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比死亡更可怕的,是受到无尽的折磨。

一旦某个长寿的老人卧病在床之后,他不仅要受到精神的折磨,身体的折磨,还要怕儿女们变得不孝顺,不再理会自己,让自己自生自灭。

所谓“久病床前无孝子,久贫家中无贤妻”就是这个道理。

做人,要有长寿的目标,但更要有追求“高质量生活”的认知。因为在健康且愉悦的生活中变得长寿,和人在疾病且痛苦的生活中变得长寿,这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04

人晚年的悲剧,可以说就是从70岁后变得“长寿”开始。

对于这番话,我们要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去理解。

第一个方面,那就是当人70岁之后,身体的机能已然到了衰退晚期了,那么人疾病多发,这就会成为常态。

在整个时候,要是人能走能跳,能吃能睡,健康如旧,这自然是很好的情况。可要是人动弹不得,那就是悲剧的开始了。

第二个方面,人最悲哀的地方,不是说晚年生活过得痛苦,而是没有任何的生活希望。

试想,要是一个人有病有痛,而且家庭还为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弄得儿孙过得不好,家人之间出现矛盾,那这样的情况,着实会让人感觉到人生失败。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一切顺其自然就好,不要说非要追求长寿。有些时候,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享受好健康的每一天,这才是我们对于生活的回馈。

寿则多辱,这不是虚话,而是现实。

文/舒山有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