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高空,鸟瞰国家与文明|读史《易中天中华史:国家》

推荐指数:★★★★

若论历史的启蒙和通俗写作,我想,易中天的这套书绝对会有一席之地。几乎不像一般史书冗长的叙述、枯燥的历史材料和满屏的时间人物事件,刚翻开就没了兴趣。

易先生的这套书短小精悍,博彩之长,以论代史,从文字解析(甲骨文、金文)出发,站在一个高度俯瞰全世界,不单单说中华,而把中华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历史中,只是众多文明中的一种,不偏不倚的论述我们的前世今生。

与其说是中华史,这本《国家》毋宁说是世界史。

国家

文明与国家有什么关系?国家与城市有什么关系?城市、国家又与人有什么关系?这本书还算清楚的解答了这些疑问。

在理清楚这些问题之前,让我们先定义文明(Civilization)和文明的标志(详细论述参见:未来的文明|读史《易中天中华史·总序: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

文明是在文字出现、城市形成和社会分工之后形成的。尤其在历史学和考古学界,普遍认为文明是较高的文化发展阶段。

1. 文明,国家与人

国家,是文明和史前的分水岭。史前,是神话与传说的时代,之后才是“历史”。

为什么只有建立了国家,才算进入文明时代呢?答案在人。荀子说,相较动物草木,唯独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所以,人能发明国家。君主是核心,道德是力量,国家是归宿,人与国就联系了起来,这是中国的情况。西方则不同,有国家但无需君主,只有公民。

公民,源于古希腊文Polites,意思是城邦的人,词根Polis城邦。英语为Citizen,词根同样是城市City。这就像周代的“国人”,指国都里的人。成为希腊罗马公民的首要条件是人身自由,所以公民是“自由的人”。

臣民则不一样。看甲骨文的“臣”,为屈服之形,学界普通理解为战俘和奴仆。臣服的意思我们都清楚,就是我服了,弯腰屈膝。后来的君臣的臣也是从这里演变而来,其实就是官员在皇帝面前以奴隶自居,到清代更夸张直接自称“奴才”。

同样,民也不是什么好词,甲骨文中指战败被刺瞎眼睛,跟臣意思差不多,也是奴隶。比如黎民,指的就是战败的九黎族。人,才是胜利者和统治者。在上古,人是人,民是民,并不平等。最高级的是“大人”,其次是“小人”,最低级才是“万民”。

臣民就是臣服的人。公民自由平等,臣民服从依附。所以,臣民的国家是君主制,公民则喜欢民主共和。国家模式和政治体制,其实是人的创造和选择。恩格斯也说过类似的话:

如果某个国家的政府是恶劣的,而且尽管恶劣却仍将存在,那就可以用该国国民相应的恶劣来解释。

这就是人与国家的关系。

2. 城市与国家

”是“”和“”的本字,都是一个意思。甲骨文是左边一个口,右边一个戈。“口”是“郭”的省略,表示围墙。“戈”是兵器,表示武力护卫。这就是说,氏族或部落一旦定居,有了自己地盘,弄个栅栏或围墙,在派兵看守就是国了。

在文章女娲的前身是夏娃:探寻人类的起源|读史《易中天中华史:祖先》中我们梳理过人类发展的轨迹是从原始群(点)到氏族(面)到部落(片)再到部落联盟(圈)到国家。那么部落不同于国家的地方在哪里呢?

在城市。

有了“口”就有了城市,有了城市就有了国。中国古代文献中,国就是城,城就是“口”。国家的秘密,就在城市。城市是国家的象征,文明的界碑

3. 平等、契约、法治与宗教

航海、殖民和经商,是三颗炸弹,希腊人直接从族民变成了公民。航海让人体会到自由,殖民让人懂得了独立,经商让人学会了平等。独立、自由、平等的结果势必是民主、共和、宪政。而这三项也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观,目前来看,也是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必由之路。

1776年7月4日,美国费城第二次大陆会议批准了《美国独立宣言》(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其核心就是人人生而平等,拥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 that among these are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独立人格,自由意志是希腊文明的内核。自由与平等是一对孪生兄弟,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那么如何保证互相间的平等呢?

契约。商业本身就要求公平,合同就是保证。契约面前人人平等,科学面前人人平等,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社会的契约是法律,商业的契约是合同和信誉。依法治国喊了多年,如果不按其执行仍然是一纸空文,背后的想法是人人平等,可惜没有民主的情况下很难实现。所以说,法治跟民主,一定是孪生的。

罗马留给世界最宝贵的遗产是基督教和罗马法,这是当年罗马牛逼的地方。

此外,书的附录提供了一些历史表格,可以快速索引,作为参考。


欢迎关注我的读书专栏,整理的读书笔记请点击读书笔记集锦持续更新(72篇),每本书都有kindle版本,欢迎到我的公众号任意一篇文章下面留下邮箱索取所要的书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