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这片热土

                                          文/影子

巜罗马假日》里有一句话,要么读书,要么旅游,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为了不至于让身体落后于灵魂,我决定来一场旅行。去哪儿呢?堂哥建议,来西昌吧。这里气候凉爽,景色优美。刚好爱人有十天年休假,我们当即决定去那里看看,顺便避避暑。

有人说过,人生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说走就走,七月的一天早上,我们一行四人开着车上路了。一路上,我一边欣赏沿途的风景,一边玩自拍、吃零食,心情很愉悦。路上车辆稀少,我们的车畅通无阻,有种超越的自豪。途中经过一条长长的隧道时,眼前忽然暗下去。昏黄的灯光发出微弱的光,一眼望不到头。看着逼窄的隧道,低矮的头顶,有人居洞穴的督促感。我内心一阵惶恐,紧张地拽住大姐的手,干嘛修这么长的隧道?怪怕人的。大姐看我窘迫的样子,嘲笑我说,你个幺尾巴怎么胆小如鼠了?我理屈词穷,任她取笑。大姐告诉我们,这是雅安到西昌的泥巴山隧道。它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交汇处,龙门山断裂带边缘,全长十公里。十多年前她从这里经过时,还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山路崎岖蜿蜒,像一条弯弯曲曲的带子一直缠绕到山顶,山下是万丈深渊。人坐在车上,整个心脏都是悬着的。翻越这座山,要整整一天的时间。我吓得不上了眼,直吐舌头。大姐看了我一眼,说,泥巴山隧道一共修了13年,是我国西部复杂山区高难度公路隧道的典型工程,其规模均为国内之最。现在经过这里只需十几分钟车程,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听了大姐的话,我的脸一阵发烫,对铁路建设者们涌起一股不可名状的敬意。谁说和平年代没有真正的英雄?在我心里,他们就是默默无闻的英雄,是美好生活的开创者,是自然的征服者。坐在舒适的车内,望着畅通无阻的大路,我想,世上还有比建这条隧道更艰难的事吗?人生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连日来,高温带来的烦闷一扫而光,心情一下豁然。接下来几个小时的车程,我倍感轻松,不知不觉就到了西昌。

来到西昌,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气候温和,阳光下没有燥热和烦闷。微风徐徐吹来,给人轻柔和舒适。“花满月城”是西昌市的绿化宗旨。推窗见景,出门入院,多维立体城市到处鲜花盛开,花香萦绕。我心里暗暗称奇,这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坐在堂哥家的农家小院,瓜果的清香迎面扑来。成群的鸡鸭在笼子里此起彼伏地卖弄喉咙,像在欢迎我们。我笑着调侃他,你祖上是地主老财,想不到你也成了地主老财。堂哥环视着院子,目光暗下去。妹,你不知道,我这小院是政府帮我修建的。我愕然,此话从何说起?堂哥咽了咽口水,向我们娓娓道来。我二十岁那年逃荒到这里,经人介绍认识了你堂嫂。我们结婚时这里还是茅草屋,由于电器老化,在一次大火中房子化为灰烬。对一个外乡人和孤儿来说,失去了家,意味着我们将一无所有。堂哥顿了顿,掩饰不住凄凉。失去了家,我在这里怎么呆得下去?回老家?没有路费我们寸步难行。回去后面对一穷二白的家,我又能干什么?我走进了生活的死胡同。后来,当地政府见我们无依无靠,动了恻隐之心,给我们送来善款,还发动乡亲们为我们捐了款,我这个外乡人总算有了安身立命之处。听了堂哥的介绍,我们不觉眼里泪光闪烁。他难为情地笑了笑,说,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后来,我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做起了生意。感谢老天的眷顾,慢慢地,我的生意越来越有起色。两个儿子大学毕业后,一个考取了公务员,一个做起了生意。现在过的日子才叫日子,他长长出了一口气,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我们被西昌人的善举感动,情不自禁地伸出大拇指,西昌人们嘎嘎的。堂哥掩饰不住自豪,西昌不仅人美,景更美。他告诉我们,西昌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地处四川省南部安宁河谷地区,属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素有“小春成”之称,冬暖夏凉,四季如春,是举世闻名的太阳城、月亮城、航天城。先后获得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中国最美的五大养生栖息地、中国最美古城的称号。我问堂哥,老家现在富裕了,你不想落叶归根吗?他一个劲地摇头,客居他乡即故乡。时间久了,舍不得离开这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景。

在堂哥家吃过午饭,我们去看望即将八十岁的二姑。二姑是五十年代的工人,在410厂工作了一辈子。来到二姑家,她老人家高兴得合不上嘴,拉着我们的手一个劲地说,想不到你们能来看我,一边吩咐女儿拿出好茶好果招待我们。二姑的家和众多攀钢人的家一样,朴素、简陋,狭窄。二姑的孩子应该算子承父业,都在攀钢上班。二姑和她的孩子们为攀钢默默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她们献了青春献热血,献了热血献子孙。饭后,二姑一家带我们去逛她们住的410生活小区。

410生活小区占地七十多公顷,坐落在西昌市西北方向,背面靠山,前面有安宁河。厂里住着以前410厂的工人和现在攀钢的工人。小区是两层楼的平方,历经风雨洗礼,外表早已破旧沧桑。我问二姑,住在这里生活上多有不方便吧?二姑指着前面的医院告诉我,小区里有子弟学校,有菜市场,有商店,有药店,应有尽有,很方便的。她还告诉我们,410厂以前是有六七千工人的国营企业。从1978年开始,攀钢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只剩下四五千人。2014年改成攀钢集团新机电公司,正式员工只有六百多人。攀钢是“毛泽东思想的产物,邓小平路线的成果。”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曾这样评价攀钢,攀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攀钢也从昔日的试水者成长为全面融入市场的弄潮儿和新时代中国经济的顶梁柱。因此,凉山地区被喻为“钢铁企业争夺的战略高地。”参观完生活小区,二姑带我们畅游邛海。

坐在游船上,看浪花飞卷,海鸥翻飞,我脑海里涌现出“眼前邛海只一瞥,万千感慨到心间。”的感慨,情不自禁地想起关于邛海的神奇传说来。传说很久以前,邛海是县城,叫梓潼县。城外住着一对贫穷的母子俩。儿子是柴夫,每天上山打柴换取一天的米吃。柴夫打柴的路上有一口井,他每天都要在水井边磨刀。有一天,柴夫磨刀时不小心割破手指,鲜血流进井里立刻变成了一条小蚯蚓。他每天到井边吃午饭都要扔几粒米粒喂小蚯蚓,小蚯蚓一天天长大,吃的越来越多。有一天,柴夫对它说,我实在养不起你,你还是自谋生路吧。有一天晚上,蚯蚓忽然给他托梦说,恩人啊,谢谢你的养育之恩。明天你把堂屋打扫干净,晚上不要关门。到了第二天晚上,天空突然狂风暴雨,半夜里柴夫听到堂屋里有刷刷的声音。第二天他到堂屋一看,里面堆满了稻谷。财主发现自己田里的稻谷不见了,就报了官。官府挨家挨户搜查,把柴夫抓进大牢,准备第二天问斩。那天晚上,蚯蚓又托梦给他,升堂时你看见大堂中间冒出三根竹笋时,你抱住中间一根,用脚踢断左右两根,你就得救了。果然,第二天,公堂中间冒出三根竹笋。柴夫抱住中间一根,踢断左右两根。这时,冒出两根高高的水柱。中间的竹笋变成巨龙,背着柴夫和乡亲们飞走了。水柱越来越大,不一会儿,公堂被淹没。再后来,梓潼县成了一片汪洋,也就是今天的邛海。这只是传说,邛海实际是造山运动和地壳运动形成的。最先是一条河,叫邛河,河水流入安宁。由于安宁河河床越来越高,就成了湖,就叫邛湖,这里的先民就叫邛人或半坡人。

人们在船舷上争着拍照,人声、水声、鸟鸣声,像一首时而舒缓、时而高亢的乐曲。水的博大,深远,一览无余。风里夹杂着海腥味扑面而来,我深吸一口气,感到久违的清爽。此时此刻,在博大的邛海面前,我感到自己的渺小。其实,红尘中的我们,不过是大海里的一滴水,空气中的一粒尘埃。小得微乎其微,甚至不可计数。远处泸山上的寺庙若隐若现,像传说中的蓬莱仙境。

泸山与邛海遥相呼应,一个深沉、博大,一个高远、热闹。泸山坐落在西昌的东面,东临碧波如镜的邛海,西濒蜿蜒秀丽的安宁河,南依巍巍耸立的螺髻山。远远望去,就像是盖着一层厚厚的绿棉被的睡美人。邛海则像一面大镜子,镶嵌在泸山脚下,以备她随时醒来梳妆打扮。山林中坐落着汉唐明清诸朝代修建的十多座古刹,它们或设计精巧,规模宏大;或造型优美、栩栩如生。各个寺庙因地就势,布置各异,各有千秋。这些古刹分属儒教、道教、佛教等不同教派,尽管不同宗教的教规、教义不尽相同,但却在同一座山上和睦相处上千年,并发扬光大,实属罕见。林中植被丰富,有很多珍稀植物。成群的猴子在栈道边、寺庙屋顶或大树上随意玩耍,憨态各异,让人仍俊不住。如果你不贸然侵犯它,它绝不会随意冒犯你。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呈现出一片盛世太平。一年四季山上香火不断,梵音缭绕,抚慰着红尘中疲惫的身心。置身峰顶五祖庵极目四望,群山叠翠,邛海如镜,渔舟点点,水光山色浑然一体。西昌还有卫星发射中心、泸沽湖、螺髻99里温泉等众多景点,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来不及去看。

临走时,我邀请二姑回老家去养老。二姑拉着我的手,深情地说,这里也是我的故乡,我把一辈子都奉献给了这片深情的土地,奉献给了攀钢,我怎么舍得走?我生是攀钢的人,死后也要守护着这片我生活了一辈子的土地,我为我是攀钢的一员而自豪。我被她的话感动,我仿佛看见,在她身后,一群又一群孩子正朝她奔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故事口头流传于安宁河流域的西昌、攀枝花一带。笔者小时候听老年人讲述过多次,但说法各异。至今,网络上只能搜到一种说...
    记者的记阅读 766评论 0 1
  • 目录: 点评欧阳江河的诗 点评柏桦的诗 点评唐亚平的诗 点评袁勇的诗 点评陈小蘩的诗 点评尚仲敏的诗 点评翟永明的...
    阿牛静木阅读 1,930评论 0 2
  • 第二天我们开启了天路之旅。经过5年修建,2012年通车的雅西(雅安~西昌)高速公路跨越青衣江、大渡河、安宁河等水系...
    雷春阅读 302评论 0 5
  • 原以为“洛克线”会走的很艰苦,结果却走的很满足,不妨用“心无余,力有足”来总结概括。 连续徒步5天,露营4夜。行程...
    鹤_jianshu阅读 1,972评论 5 6
  • 李冬帮母亲运回最后一车柴禾,累的腿都迈不开了,但这还不能歇,要在今天把这些柴辟好码在柴房里,这样今年上半年爷爷奶奶...
    阿建w阅读 321评论 4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