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第四讲:从五绝学习格律诗基本平仄格式的推导

大家好。

我们在上一讲讲完了格律诗的基本通则:平仄相替、相对、相粘、押韵。

其中前面几点到后面就只涉及到实际应用,而押韵只是简单介绍了押平声韵和不能转韵,因为在平仄格式的分析中,关于押韵我们只需要知道平声结尾就是押韵,而仄声结尾是不能押韵的。这是押韵的通则,至于押韵的详细知识,我们先放开一边,把平仄格式理清楚了,后面再专门讲押韵的原因、押什么韵、以及各种注意事项。

格律诗的几条通则——替、对、粘、韵

何为平仄?格律的第一条法则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平仄格律

前面讲了平仄的基础知识,在相替的原则下产生了律句。这一过程虽然简单却很重要,也讲得比较详细,为的就是在这一讲平仄格式推导中大家能够跟上推进速度,不要如坠迷雾之中。如果没有看过前面的朋友建议还是去看一下,都是免费的,对理解这一章的平仄关系推导以及和七绝的关系类比有很大的帮助。

本人是极不赞成死记硬背的,凡属需要刻意辛苦的东西都会在无形中对我们将来在创作格律诗的意境产生起到相反的作用。因为诗心是浪漫而随意的,如果学习格律的过程太过痛苦,就失去了追求诗意表达的初衷。

如果大家能把前面讲的都吃透的话,会发现所谓复杂的平仄格式,其实一种都不用去背。

四种基础平仄格式

何谓通则?通则就是格律诗所有的作品都必须遵守的规则,也就是格律诗的最低要求。所以希望大家在看完前面几讲后脑海中要有个概念,如果一首诗,连通则都达不到,就不要说是格律诗。通则之外还有其他不同的规则,但是并不是格律诗下所有体裁(绝句、律诗、排律)都需要遵守的。

那么我们掌握了通则之后,就可以来分析绝句了。因为绝句就是格律诗中规则要求最低的体裁。这并不是说绝句最好写,而是纯粹因为绝句句子少、字少,所以在格式上要求没有律诗那么复杂。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借助绝句来分析平仄格式,可以让大家看得更清楚。看过前面文章的同学肯定知道了七言的平仄格式就是在五言的平仄关系前面加上两个相反平仄的字,所以我们就以五绝为主,来讲解格律诗的平仄关系。

前面也提到了格律诗的四种律句形式:

还有 81% 的精彩内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支付 ¥18.00 继续阅读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