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苏东坡与和《子由渑池怀旧》

作者:郭铠槟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首七绝成了东坡诗的佳作,此处“飞鸿”一次是人心灵的象征。实际上,本书中提到的东坡的行为也只是一个伟大心灵偶然留下的足迹,真正的苏东坡只是一个心灵,如同一个虚幻的鸟,这个鸟也许直到今天还梦游于太空星斗之间呢。

翻译: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觉得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

它在这块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因为鸿鹄的飞东飞西根本就没有一定。

老和尚奉闲已经去世,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我们也没有机会再到那儿去看看当年题过字的破壁了。老和尚的骨灰塔和我们的题壁,是不是同飞鸿在雪地上偶然留下的爪印差不多呢!

你还记得当时往渑池的崎岖旅程吗?路又远,人又疲劳,驴子也累得直叫。

我觉得这首诗就像是苏东坡的写照。

首先明确一下这首诗是苏东坡正前程似锦踏上仕途时所作,在当时苏东坡年纪轻轻已是在科举考试中得了魁元,仕途前景一片光明;他文名极盛,与当代名家都有交往,诗文都为人所爱,以文坛奇才知名于世,比明星还要明星,比偶像还要偶像,可以说已经是人生赢家了。这样的苏东坡壮志凌云,才气纵横,他在这时写下的诗,也一定带着征服四野八荒的气势的:“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飞鸿雪泥”是指远飞鸿雁之志,毫不眷恋雪泥之爪,而是直冲云天、志在四方。“那复计东西”,当真有着一股气概油然而生。“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这可以理解为东坡将去征服仕途,征服困难,往日的崎岖都过来了,前方又能奈我如何?这时的苏东坡是有着不可一世的气势的。

但经历了乌台诗案,苏东坡被捕入狱,他为他的年轻气盛付出了代价。他的光明仕途尽毁,甚至前路更是生死未知。在监狱里,他透过狱门望向天,心里是一片茫然,为什会搞成这样子?最终乌台诗案尘埃落定,苏东坡被贬黄州,那是一片萧索之地。在去往黄州的途中,他回头望向京都。“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足迹,你觉得像什么?苏东坡光明的前途,辉煌,就像是飞鸿偶然留下的指爪,眨眼间就消失了。路远,驴累,想必苏东坡也很疲倦了吧?

黄州,是苏东坡一生的转折地。在这里,他寻道,他问佛,他要摆脱那种迷茫。东坡毕竟是东坡,他在一片死寂中突围了,他成了一个农夫,融入了当地,用人间的温暖排解苦闷,在沉寂中寻得生趣。他不再是苏轼,他真正的变成了苏东坡。那天,雨滴穿过林子,打在叶上,打在东坡身上,打在他的心里。他笑了,久违的笑了,不是从前那张扬的笑,是洗尽铅华的质朴的微笑。“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他的答案。还记得那些崎岖的旅程吗?还记得那路远,那驴嘶,那心的疲惫吗?记得,全都记得。但这一切,不都只是如同飞鸿偶留的指爪一般吗,人生很短,还是要好好珍惜才对啊。这样的东坡,才是很多人心中的那股精气神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东坡诗词历来喜爱,近年三度阅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加上之前对苏轼的点滴了解,试着整理概括,凭记忆的脉络梳理简...
    薛定谔的流浪猫阅读 9,357评论 0 14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原诗、注释、翻译、赏析 【原文】:和子由渑池怀旧苏 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
    xcy无名阅读 3,273评论 0 2
  • 生活,人生,一辈子,并不是存在于未来之中的。而是存在于现在的一分一秒之中的,人生不管长短,都是由现在的一分一秒组...
    不二星辰阅读 1,033评论 0 0
  • 高唱着大漠孤谣,远行着天涯陌路 听耳边风声四起,看脚下崎岖纵横 渐行渐远陌家客,无踪无影过路人 人来人往人不故,半...
    阿准先生阅读 3,638评论 3 7
  • 我总觉得我们的故事早在开始以前就冥冥之中已经注定。时间让我们相遇,却没让我们相知。我们的故事,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
    isakme阅读 2,675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