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宾斯《管理学》学习笔记-第一章:管理与组织导论

参考书目《管理学》第九版 斯蒂芬 罗宾斯 等著,孙健敏 等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Part1:什么是管理者?What is Manager?

什么是管理者?(p5-p6

管理者的传统定义:管理者的传统定义更像是一个指挥者,他告诉别人做什么,怎么做。

新时代的管理者定义协调和监督他人工作从而促进团队完成组织目标,或者帮助他人工作。

从管理者的两种定义可以看出,新时期的管理者更像是一个协调者,而传统定义的管理者更像是一个控制者。新时期下要求管理者能够更多的参与到团队的工作中,协调和监督相较于控制和指挥要求管理者进一步参与到较为实际的工作流程中。

传统结构的管理者角色分层(p6)

传统意义上的组织结构一般是金字塔形的,这和当前很多组织,特别是以提供服务为主导的科技公司推行的扁平化组织形式大相径庭。金字塔形的组织形式可以轻易地把组织成员分为:非管理雇员、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而在扁平化组织中这样的区分则变得不那么适用了。

感性定义管理者的工作(p7)

1.制定战略:即完成思考做什么的工作。

2.执行:即完成怎么做的工作。

3.员工和文化:即完成画饼的工作,使得员工业绩最大化。

Part2:什么是管理?What is Management?

较为精确的管理的定义(p7)

如同对于管理者新时代的定义所言,当前更多定义管理为一种协调和监督组织团队的工作,或者说协调和组织他人完成他们的工作,就是管理的工作。

效率和效果(p8)

1.效率:在生产活动中,浪费是不可能被避免的,管理者要做的就是尽量地减少资源浪费(包括人力和其他生产资料)。

2.效果:一味节约资源是不可取的。管理的最终目的(至少是短期的最终目的)是使得任务目标有更好的达成效果。

因此,可以说管理的目标就是实现低浪费和高实现。

从时序上分析管理的职能(p9-p10)

可以从完成一个目标的时序分割上来分析管理在各个阶段的职能。从这个角度来说,管理主要分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计划是制定目标时做的工作,组织穿插在制定目标和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领导主要出现在任务的执行过程之中,控制也是如此的。领导和控制分别就对应之前定义下的协调和监督。

管理行为的三大类型(p11)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