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酒香不怕巷子深。一方面,告诫我辈要拥有真功夫,另一方面,希望能够坐等酒客自行到来。时至今日,历练本事仍有积极意义,但是,坐等客来就值得商榷。小马老师以为,我们应该从0到1开启个人品牌。那么,何谓个人品牌?意义何在?如何操作?
一、个人品牌的本质。商品品牌我们是再熟悉不过的啦。根据SC管理之规定,起码得有名称、特性、构成和功能等等。推及个人,我们就需要让他人知晓你是谁,有何特质,能解决啥问题,别人有何需求可以找你。一句话,就是你让众人了解你的不同和独特之处。
二、个人品牌的误区。商品品牌,耳熟能详。个人品牌,内敛之国人,或认识不足,或执行不够而存在不少误区:
1.常人不需。就是认为普通人家,根本不需要品牌。其实,品牌通俗的说,就是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印象。这个是需要主动管理的。否则,个体输出印象和他人眼中印象大相径庭,我们就很难链接到更多资源的。所以,我们要明白,个人信息和他人开发,本身就是品牌,常人也是需要的。
2.低调最好。人们总是说,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因此,很多人就认同低调,不喜欢表现。深究其实,低调做人并不等同于不图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讲,低调本身就是一种个人品牌风格,而不是不对外主张自己。相反,低调之人,在该展示自己的时候就得展示,在该出手的时候就得出手。如此,才能发挥优势,服务他人,成就自我。
3.完美主义。认为没有准备好,准备好了再开始。实际上,此乃定位不准、专业技能欠缺或者心理准备不足所致。其实,不去开始,我们就永远不知道背后真实的声音:源于恐惧,亦或不自在?!
总之,如果我们不主动掌控塑造自己的个人品牌,就要受他人操控;低调是一种个人风格;不开始,你永远准备不好!
三、个人品牌的人设。顾名思义,个人品牌是人为设置的。具体来讲,我们要注意四个问题:
1.个人称号。比如武打小说里面就有很多响当当的名号的,简单明了且让人记忆犹新、印象深刻。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嘛。
2.角色标签。就是你担任的重要社会角色,如产品经理、名老中医等等。当然,最好是你引以为自豪的角色为妙。
3.个性标签。是指包含核心价值观的个性标签、实现的人生状态和目标。就算不起眼的微信签名也是个性标签的体现。君不见,个性签名设计也很火爆的嘛。
4.专长标签。这是专业价值和个人品牌的基础和核心点,分为功能类和长线价值标签。所谓功能类标签,是指有市场需求和吸引人的标签;所谓长线类标签,是指个人长期深耕的领域。
四、个人品牌的定位。品牌的建设要基于自身特质,不能任意为之。因此,个人品牌定位的首要原则是,‘’真实不虚+知行合一‘’。倘此,个人品牌才有长线价值。当然,个人品牌的定位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在做的过程中动态调整的。
五、个人品牌的打造。可以采取三步走战略:
1.拉新。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体现在你认识多少人,而在于有多少人认识你。也就是说,你要变‘’我认识‘’为‘’认识我‘’。所以,转化就很重要。转化的公式是,转化=流量*转化率。此时的你,就需要盘点‘’我有多少好友?‘’‘’其他自媒体粉丝有多少?‘’‘’社群有多少人知道我?‘’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式是混社群。方式有二:一是被动引流,吸引别人加你。前提是,你要不断输出分享,帮别人解决问题。不过,也可以进去高价值付费社群,让自己在某方面突出。二是主动引流,加人。
2.促活。目的是增进公众对本人及专业度的信任。方式有三:朋友圈的塑造;免费体验,持续实战;写作输出。
如何塑造朋友圈?通过干货分享,展示专业度;推出自己的服务和产品;展示自己的服务、成绩和好评,如优秀论文展示,职业指导案例;展现能传递自己的价值观和人格魅力的内容,比如说,马拉松、健身就可以丰富人设的部分。
如何写作输出?一要注意格式,比如,空行+分段;二是内容为王,表现为有观点(不仅要有自己的观点,而且要观点清晰。可以在微博、知乎搜索相关话题,寻找启发和灵感);三是有所分类,把朋友圈分组或者申请使用小号。
3.转化。就是持续不断增加流量、转化付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找到案源:可以一对一私聊邀请,或者社群内吸引,或者朋友圈吸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