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鸿沟

好久没写东西了,今天中午在得到听了一本叫“跨越鸿沟”的书,有点收获在这里记录一下。

这本书告诉了我们一个高科技产品,如果从研发到大众市场,高科技产品并不是发明了就完事了,后续的市场营销非常的重要,营销没有做好再好的发明也可能只是徒劳而已。

书中举了一个我们目前科技行业经常能够看到的例子,一个刚成立的公司,风头强劲,ABCDE轮融资源源不断,媒体铺天盖地的报告,公司开始扩张,开始全面铺开市场,结果铺着铺着发现市场份额并没有增加,反而是被不断为扩张而增加的人力物力成本压得喘不过气来,结果投资方合作伙伴公司内部开始掐架,最后一地鸡毛。

这是科技圈经常能看到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没有理解不同市场存在着鸿沟,书中将用户分为五类:

1,创新者-喜欢新东西,不在乎产品缺陷(发烧友)

2,早期使用者-喜欢尝新,第一批使用产品的非发烧用户

3,早期大众-较喜欢尝新,在产品市场铺开一段时间后接受产品

4,后期大众-从众用户,在产品占领大部分市场后依靠别人推荐购买

5,落后者

其中书中将1,2用户划分为早期市场,3,4,5划分为主流市场,不同用户之前都存在着一定的鸿沟,但是这些鸿沟都是次要的小差距,主要鸿沟在于不同市场中,那么如果鉴别用户是否在同一市场呢,书中给出了一个观点,如果两个用户之间的购买行为无法互相参考,那么他们便处于两种不同的市场,这是一个新的认知观点,举个例子,创新者和早期大众,创新者往往是产品的第一代用户,他们追求的是体验新科技,喜欢研究科技产品,不怎么在意新产品的缺陷,而早期大众虽然也喜欢用新科技产品,但他不喜欢研究,他买了以后希望的是产品问题耐用,为了方便生活,所以他们之间就构不成互相推荐购买的参考,所以他们就处于两种不同的市场之中。

了解到市场是如何细分的,以及不同用户和市场存在着巨大的鸿沟,那么我们就要想办法再面对不同用户和不同市场的时候采用不同的策略以跨越鸿沟。

书中给出的观点是面对不同用户间的小差距我们只需要适当的调整营销策略便可以克服,但是面对不同市场的大鸿沟时要参考诺曼底登陆,在占据一个市场向另一个市场扩张的时候,要寻找一个合适的细分点,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符合公司的战略的点,然后集中力量把他占领,然后以这个点为根据地逐步向整个市场扩张。

书中最后一个观点是定位,也就是要在目标客户头脑中创造一个烙印,比如说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支付宝是一种支付手段等。

听完这本书我想到的典型案例就是小米,小米刚刚开始做手机的时候就是定位发烧系列,只做一款手机面对一类用户,成功后再逐步扩张市场,同时推出不同产品面对不同客户,最后占领整个市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关于作者 杰弗里·摩尔,在高科技行业鼎鼎大名。他提出了“新摩尔定律”,入选了“全球50位思想者”,成立了鸿沟咨询公...
    蔚成阅读 3,968评论 0 3
  • [大螺丝]得到打卡DAY53/90 《跨越鸿沟》| 仲为国解读 关于作者 杰弗里·摩尔,在高科技行业鼎鼎大名。他提...
    江尺澜依阅读 1,957评论 0 3
  • 1、技术采用生命周期: 不连续性创新:新产品需要我们改变自己的一贯的行为模式。连续性创新:产品的正常升级,这种创新...
    阿东咚咚咚阅读 2,499评论 0 6
  • 接连听到两个人跟我说:什么时候我才能想去哪就去哪啊! 这似乎并不是一种抱怨,而只是一种期望吧!对未来,对远方。 “...
    梅香寒_51c9阅读 330评论 0 2
  • 清文宗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了。1860年9月英法联军逼近北京,京城震动。咸丰皇帝急忙带着他...
    歌艺阅读 88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