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掌握外语:19个高效可行的学习建议

如何快速掌握外语:19个高效可行的学习建议   “To have a second language is like to have a second soul.”   学好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虽然对国人来说,英语是学习成本最低的外语,但很多人付出了努力却依然不得要领;快速掌握英语似乎显得遥不可及... 事实确实如此么?也未可知,   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19个可行的技巧, 告诉你如何快速学习英语。   1)开口交流。老实说,如果真的有快速掌握英语的诀窍,那一定是与英语母语者直接交流了。不必在意整个过程会有多尴尬,一个小时的直接交谈(外加纠正)可能比你坐在教室里上四个小时的英语课效果还好!毕竟,语言如果不用来交流,那它的意义何在?学习英语更应该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而非“死记硬背; 就像我们更容易回想起那些涉及与实际的人或事有关的记忆,那些与我们情感相连的记忆。感谢技术的发展,让人们的距离不再遥远,通过前沿的ClassIn互动教学平台,你可以和ELSD的专业教师一对一沟通,在高效对话中夯实自己的英语能力。   2)尽可能地用英文阅读。不论是小说,新闻,博客,还是社交媒体。只要有英文版的,果断切换语言吧!ELSD每日会汇集整理全世界优质新颖的新闻资讯,让你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   3)学习强度更重要。有没有觉得虽然自己在学校每天都有英语课,但总是记不住什么东西?因为你“上”的太少了!一般学校一周只安排3-4小时左右的英语课,且分散在五天里,效果真的差强人意。语言学习需要高强度的持续练习。   4)从常见100词开始。如果你分不清“advice”和“advise”,那么学习“Abandon”这个词又有什么意义呢?建议你从100个常见高频词开始,利用它们反复造句,直到你能够脱口而出。p.s. 语法也是一样,不要盲目追求高级语法,例如“独立主格”。   5)培养主动记录的习惯。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是真理。   6)在脑袋里不断练习。“无效沟通” 是眼下我们共同面对的问题,不过这是另一个故事。试想一下,你这一天里花了多少时间与他人进行了“毫无意义”的交流?如果把这些时间都用在自主练习英语上难道不是更好么?建议你开始在脑中模拟英文对话,“我怎么介绍自己的专业?”、“为什么我要学习英语”等话题是个不错的开始。   7)接受自己会“胡言乱语”。你一定会犯错,犯错了才知道自己该如何进步,“不犯错”反而是个大问题。   8)订阅播客。除了大热的BBC,VOA,还有ELSD哦。   9)Shadowing。一种高效的学习技巧。精听一篇录音,不过不是写下你听到的,而是模仿音频大声朗读。   10)专注实用。国人特别喜欢使用所谓的‘大词’。但研究表明,任何语言中最常见的100个单词占所有口语交流的50%,而超过90%以上的口语交际至多用到3000个单词。也就是说,记忆过多词汇对英语学习是某种意义上的“负担”。   11)学到力竭。除非你已经到了脑力枯竭的阶段,你很可能并未有效地学习。   12)“How do you say … ?” 这句话很有用,要经常使用。   13)一对一指导。这也是最昂贵的方法。但如果你有足够的学习预算,找一名可靠的教师每天和他/她练习会是学习英语最快的方法。在ELSD,我们的付费课程低至72元/每节,现在注册还有免费课程相赠!   说到这里...   14)找个语伴。线上线下,你总能找到愿意交流和帮助你学习的新朋友。当然,别忘记礼尚往来!   15)英美剧。 这些无疑对英语学习都能起到辅助,而且寓教于乐的方式更适合一部分人群。当然,如何保持你的学习初心是需要克服的挑战。推荐你再追剧的时候常备一本笔记本,出现“OMG!还有这样的表达方式?” 时,马上记在笔记本上。P.S.求精不求量,每次记录10个就好,之后不断练习复盘。   16)寻求帮助。若你身处国外,不知道如何行事的时候,大胆上前向本地人询问,你会发现大多数人都非常友好。   17)切勿“完美主义”。记住,你不是母语者,就像很少有外国人能说地道的汉语一样,你的目标应该是“把话说对”而非“把话说好”。   18)自由写作。其精髓在于“不回头,一直写”。旨在打破写作的思维定式,忘掉所谓的模板套路。不间断的 “意识流式' 写作过程中,大脑处于放松的状态,能更顺利地表达情感或描述事物。P.S. 写完后可以mark写的好的部分,方便复习引用。   19)多鼓励自己。 每个人多少都希望得到他人的支持。ELSD一直践行鼓励教育,如果你有任何学习上的问题和疑问,欢迎联系!      

去官网,了解更多信息

http://elsd.eu/?utm_source=social&utm_medium=referral&utm_term=learning%2Badvices&utm_content=Novermber&utm_campaign=PR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