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计划书

    翻看同学们写的新学期新计划,突然一份简单明了的计划书让我心里“咯噔”一下:

    新学期计划:打败某同学!目标:打败某同学!

    看后眼前顿时闪现出刀光剑影的画面,一行大字像剑一样刺进我内心,一股血腥味扑面而来。我想此处的“打”应该指的是学习成绩方面。一定要打败对方自己才开心吗?为什么会这样?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树立目标,寻找学习的榜样,是为了让其学习榜样的优点,改正自身的不足,在榜样的带动下只要自己在不断地进步,向善向好就行,绝不是非要拼个你死我活,一较高低!然而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在河南这样的人口大省,学生的升学现状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在过于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就会显得有些自私、冷漠。眼中只有分数,一切目的只为取得高分,把分数看作命根,这样的学生争强好胜心理太强,思想难免会偏执且内心没有温度!试想:如果没有胜出,孩子会是什么状态呢?

    这两天朋友圈不断地被全国政协委员唐江澎校长答记者“教育的真谛”这一问题的回答刷屏,唐校长这样说:

    学生没有分数就过不了今天的高考,但是孩子只有分数,恐怕也赢不了未来的大考。一个学校没有升学率,就没有高考竞争力;但是我们的教育若只关注升学率,未来国家恐怕也就没有了核心竞争力。分数是重要的,但是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更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

    这段话我也高度赞同。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就是孩子幸福生活的奠基者,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如何平衡好育人与育分之间的关系?

    近几年,我坚持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开设班本阅读课程,以学期为单位在不同年段开展主题阅读,每周开设固定时间进行阅读分享交流会,让阅读滋润孩子们成长;每周坚持开展“给老班写周记”活动,用文字架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不断学习并尽力上好班会课,通过班会课在孩子们心灵种下真善美的种子;在班级管理中我一直在营造温暖和谐、团结互助的氛围……

    然而,学生的这份计划书更像是我的反思书,让我意识到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教育是慢的艺术,润泽学生的心灵也需要老师和家长不断地灌溉滋润。我笔尖悬空,思绪万千,我知道一己之力很微薄,大的环境也很难改变,但是我还是想坚定那份信念,从自己做起,从改变我的学生做起,于是,停顿几秒缓过神后,我写下批语:做最好的自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