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每每读到这段话,内心涌动着一股暖流。为张桂梅校长的坚守感动,更为华坪女高那群为改变命运奋斗的女孩骄傲。
说道张桂梅校长,就不得不说起她和毛主席的缘分。张桂梅校长崇拜毛主席,把毛泽东诗词作为必修课,每天让学生朗读、背诵,让她们时时“与经典为友,与伟人同行”,诵读毛主席经典诗词成了华坪女高的必修课,也是女高学生的人生的必修课。
张桂梅校长用雅言传文明,以经典润人生,把传承传统文化和红色经典相结合,作为陶冶情操、激励斗志和传播社会正能量的有效载体,让老师和学生们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到真善美,汲取力量,修身律己,摒除浮躁之气,安心静神而向学。
一群群大山深处的女生,在毛主席诗词里看到属于奋斗的美好未来,更有了知识改变命运的无限动力。毛主席诗词蕴含了毛主席的伟大精神品格,这种跨越时空、穿越历史的精神触动我、改变我,让我从一名偏远山村走出的农村少年成长为扎根乡村教育的人民教师,让我从字词句段的语文教学中找到了崇高的理想信念,让我成为光荣的文化传承者,乡村振兴工作的标兵。
重温毛主席诗词,穿过历史的峰峦,我再一次走进毛主席的峥嵘岁月:
那是1910年,毛主席的父亲要他去做生意,而毛主席却立志走出韶山冲,到新式学校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求学。在离家赴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求学前夕,毛主席提笔写下“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少年毛泽东的远大抱负在这首诗词中展现得淋漓致尽,毛主席对未来的自信,以及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想法引起了我的思考。我们应该像少年毛主席一样自信,学不成名誓不还。
那是1925年晚秋,毛主席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途径长沙,重游橘子洲头,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毛主席写下《沁园春.长沙》。“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此时的毛主席更展现出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而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国人被冠上“东亚病夫”、“中国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字眼深深刺痛中国人的心,西方列强称中国是劣等民族,好多中国人都失掉了信心,但青年毛主席却用指点江山的气概重塑了民族精神:中国的落后是暂时的,而中国的强大是必然的,要有民族自信力!
那是1935年10月,毛主席带领红军战士走完2万五千里长征,面对艰苦卓绝的战斗,毛主席提笔就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面对困难,很多人可能会选择退缩,消极应对,而毛主席抒发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鼓舞着无数中华儿女为美好的祖国奋斗,这又变得一种更强大的精神力量:自力更生的自信。
而读到《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句时,我看到了一个伟岸的毛主席。他看到了当时中国的落后,他深深热爱着中国,并执着为美好的中国奋斗,为光明的前途奋斗!日寇入侵,毛主席写下《论持久战》,鼓励着中华儿女为保卫大好河山战斗!后来,毛主席引领中华儿女抗美援朝,打败了美帝国主义带领的联合国军,捍卫了中国,也迎来了中国长久的和平!
毛主席的诗词中,中国的江山是恢弘的,是气象万千的,而为大好河山不懈奋斗的中国人民更应该和毛主席一样“不到长城非好汉”、“踏遍青山人未老”,用生来就倔强的坚强、用青春无悔的奋斗、用老骥伏枥的老当益壮风采书写一曲又一曲人生的赞歌!
纪念毛主席诞辰130周年,拱桥完小的学子在操场大声诵读《沁园春.雪》等经典诗词。在他们的朗诵里,我极目远望绵延明月山,山河无恙展现恢弘气势,我也念着“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三尺讲台上的我们,应该成为毛主席精神的传播者,永葆毛主席的民族自信力、文化自信心,向学生、社会大众传播诗词、汉服、书法、儒家、孝道、清廉文化和红色革命精神,让更多孩子体会“我生来就是高山”的豪情壮志。跟着伟人的脚步,我们必将走向一个灿烂辉煌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