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是晏西的生日。她收到了出版社寄来的她的第一本书《止于唇齿,掩于岁月》。
她最终还是走上了这条路,从小只会在文字里呼吸的她,或许只有文学这条路是最适合她的。
这本书记录了晏西八年来深深的思念,悠悠的情怀。每一个故事,每一篇日记,每一封信,甚至每一个片断几乎都有他的影子。
晏西的书被转载出来,很多朋友知道了身边安静的晏西原来还是个会写作的女子,纷纷给她发来祝福,并且关注她的公众号。
而晏西此时,只想得到一个人的关注,那就是余生。
也许是生日,晏西鼓起了极大的勇气小心翼翼地发出了这条信息,忐忑不安地……
“这条路我想坚持走下去,倾尽我余生,你会关注我吗?”其实,晏西是想说“这条路我想和你一起走下去,你会关注我吗?”可是这么露骨的表白,晏西是没办法做到的,30岁的她,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当晏西发完信息时,突然看到她的朋友圈里有他的身影。
“找到方向了。”这是他给晏西的回复,这样一种默契让晏西激动。
是不是太在意一个人,所以会把那个人的一举一动都无限放大?所有人的关注和祝福都只能给晏西带来快乐和感动,只有他的只字片语,哪怕仅仅一个点赞也会让她激动,心潮澎湃,浮想连翩。
晏西没有在朋友圈里回复他,那里不能存有与他交集的痕迹。太多关心他们的人有余的担心与无休止的劝说。晏西不想解释,更不想因此而让他为难。
“我有关注你的公号,写作适合你。”他轻描淡写地回复了晏西的信息。
霎那间,晏西的双眼就潮湿了,看着手机的屏幕一点点变模糊,想按动手指回复他,竟然颤抖得打不出字,泪水终于模糊了她的全部视线。原来,自己的一片深情并没有付诸东流。原来,他懂得。
“谢谢!我竟激动地说不出话来!”晏西只能这样回复他,文字的世界真好,他看不到此刻晏西的表情。
“好好写作,终于找回你自己的爱好了。”余生这样说。
晏西也看不到他此刻的表情会是什么样的,她却因为这句没有表情没有声音的文字忍不住放开了哭。天知道她有多高兴,还是他最了解她,就让她享受这一刻的幸福与泪水吧,余生的这样一句话让晏西找到了多年来坚守一份感情的理由和快乐。
多少个凌晨二点半,晏西想念着他,不能问候,只能倾注于文字之中。
多少次被逼相亲,晏西想念着他,不能告诉,只能放在别人的故事里。
多少回失魂落魄,晏西想念着他,不能惊扰,只能一点点埋没于尘埃。
从来没有想过他会关注,晏西在心里默默地说:“全世界我只在乎你,这条路我只在乎你的感受。我一定会好好写下去,我已经知道你在某个地方看着我。”
晏西很想这样回复他,可是,她只回了一个字“嗯。”她很想问一声“你最近好吗?”最终,还是放弃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她也学会了他的简单。
“坚持”他说。
“嗯!”晏西给了他一个笑脸。
对话结束,互动结束。
“这样,就够了。”晏西心想,这已经足够在她的这个生日里满怀欢喜,哪怕没有收到他的生日祝福,这已经足够在她的未来生活里充满激情与力量。精神的伴侣是可以永生的,不在朝夕,这是晏西的信仰。
晏西对未来从来没有放弃过,这以后,尤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