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老子《道德经》第49章:"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意思是:对于善良的人,我善待他;对于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样可使人人行善。

圣人不会执著于平常人所说的是非善恶标准,他们依照大“道”的德性,把天地万物看成一体,一视同仁地对待他们。对于善良的人,他会善待他们;不善良的人,他也会善待他们,在这种善良的态度感召下,善良的人会一如既往地向善,不善良的人也会受到感染,弃恶扬善。这样,整个社会风气就会整体向善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战国时期,魏国边境靠近楚国的地方有个小县,一个叫宋就的大夫被派往这个小县去做县令。

两国交界的地方住着两国的村民,村民们都喜欢种瓜。这一年春天,两国的边民又都种下了瓜种。

不巧这年春天,天气比较干旱,由于缺水,瓜苗长得很慢。魏国的一些村民担心这样旱下去会影响收成,就组织一些人,每天晚上挑水到地里浇瓜。

连续浇了几天,魏国村民的瓜地里,瓜苗长势明显好起来,比楚国村民种的瓜苗要高不少。

楚国的村民一看到魏国村民种的瓜长得又快又好,非常嫉妒,有些人晚间便偷偷潜到魏国村民的瓜地里去踩瓜秧。魏国的村民非常气愤,也要去踩楚国村民的瓜秧。

宋县令忙请村民们消消气,让他们都坐下,然后对他们说:“我看,你们最好不要去踩他们的瓜地。”

村民们气愤已极,哪里听得进去,纷纷嚷道:“难道我们怕他们不成,为什么让他们如此欺负我们?”

宋就摇摇头,耐心地说:“如果你们一定要去报复,最多解解心头之恨,可是,以后呢?他们也不会善罢甘休,如此下去,双方互相破坏,谁都不会得到一个瓜的收获。”

村民们皱紧眉头问:“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宋就说:“你们每天晚上去帮他们浇地,结果怎样,你们自己就会看到。”

村民们只好按宋县令的意思去做,楚国的村民发现魏国村民不但不记恨,反倒天天帮他们浇瓜,惭愧得无地自容。

这件事后来被楚国边境的县令知道了,便将此事上报楚王。楚王原本对魏国虎视眈眈,听了此事,深受触动,甚觉不安。于是,主动与魏国和好,并送去很多礼物,对魏国有如此好的官员和国民表示赞赏。

魏王见宋就为两国的友好往来立了功,也下令重重地赏赐宋就和他的百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其实这一路走过来,全靠家人们帮衬着,自己真的什么都还没干出来。 可是自己却什么都没有,没有谢谢,没有感恩,只是一味...
    杨帆帆帆阅读 389评论 0 1
  • 孩子今早上学了。大清早我一起床他也就跟着起床了,没有习惯中地喊他,他自己就起床了,早餐也说叫我不必给他准备...
    小女娃子阅读 603评论 0 3
  • 梦想给你希望,是年少的翅膀 刚进高中的时候,我把高中三年当做一块跳板,一块可以跳向大学的跳板。于是每天充满着对大学...
    辞安公子阅读 54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