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我们爱演苦情戏?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我起得比往常都早,7点一到就洗刷完毕出门等车,因为今天是从新家上班,通勤距离近20公里,地铁还没通,而且我又不会开车,只好提前约了顺风车。想着早点出门可以避开高峰期,之前几次都是堵在路上快两个小时才到单位。结果,等了半小时,顺风车才接到我,路上依然是各种堵堵堵,到达单位妥妥地又是2个小时后。

从车上到办公室,内心充满了低落还有抱怨,路上不停地给先生发信息,都是在强调我还堵在路上,不知几时能到单位之类,虽然字面没说,但心里却是在责怪他,责怪他为何把家安得这么远,责怪他为何不买在我们单位附近。一路上,一直陷在各种内心戏中,“怎么办,难道以后我每天都得这样吗”,“上班路上2小时,下班路上2小时,一天通勤4个小时,这样我会崩溃的”,好渴望有个人可以把我从这种困境中拎出来,渴望有个人帮我把新家像变魔术一样变到单位楼下,但正是知道不可能心情才更糟。

但是另一方面,我又知道却不愿承认,为新家选址的这件事,是我和先生两人一起做的决定。当初看楼盘时,我很喜欢这里,有山有水有公园、环境好学校好,除了距离我单位远之外,其他条件都能满足我们预期,并且有地铁也快要开通了。综合这些条件来看,通勤时间长并不是长久问题,为何我依然对今早上班路上花费2个小时的事耿耿于怀呢?

到了单位,我就立刻跟朋友分享这件事和内心感受。我能感受到,我的内心一面在抱怨,一面在修复。有两个自我在各自阐述着:一个说住这么远,早上走了2个小时才到单位,早饭都没吃上,以后天天这样可怎么办呀,老公也不体贴我,当初他应该坚持买在我们单位旁边才对;另一个说,好像事实不是这样的,早上7点半上车到8点50到单位,1个小时20分钟,中间顺风车又送拼车乘客去火车站大概耽误了20分钟,这样算下来差不多1个小时就能到了。面对上班远时间长这个问题,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的,以后如果自己开车就7点准时走,错开高峰期,大概30分钟就能到,如果为图省心就坐地铁,大概1个小时能到。

两个自己就这样不停地在阐述,试图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那个在抱怨的声音更大一些,那个在理智分析的声音更弱一些。那个在抱怨的自己犹如一个受害者,不停地在强调自己多么可怜,多么惨,多么悲催,一味地去模糊和忽视事实,不愿去看见真正的事实,也不愿去分析如何破解困局,而是在这种自怜自艾的情绪里不肯出来。就好比,我掉进一个坑里,然后抱着膝盖坐在坑里一个劲地哭,说自己掉坑里出不来了,这么惨不说,连个救我的人都没有,旁边路过的人看着有些莫名其妙,因为在旁观者看来,坑只有膝盖那么深,自己站起来就跨出来了,但是我却不,偏就蹲在坑里不肯起来,觉得自己可怜到不行,别人还不来帮我。

为何会这样呢?我想是这为了通过模糊事实、夸大问题来坐实自己受害者的角色,做戏要做足嘛。但是,如果我的情况发生在朋友身上,她来跟我抱怨堵车,抱怨住太远,我想我会觉得有些莫名其妙。第一,你买的时候已经考虑到距离了,为何现在还抱怨呢;第二,怕堵车大不了出门早一点,也不是很难吧;第三,年底地铁就要开通了,也就6个月,不是什么天大的问题吧。这样看来,那个在扮演受害者角色的自己的确有抢戏嫌疑,自己给自己加了好多苦情戏,还演得特别投入,特别享受。

这种受害者心态很多心理学大咖都讨论过,今天和朋友经过讨论,有了我们自己的见解。为何我们沉溺于这个角色不愿自拔,为何我们会对受害者角色上瘾?

一旦“受害者”心态在内心存在着,它就会伺机出头,种种不顺的情境都会触发它,它就像张着血盆大口的怪兽,需要你不断制造这种可怜者情绪去喂它,然而它却像黑洞一般,永远都喂不饱。

为何会产生这种受害者心态呢?简单来看,受害者心态的内心台词应该是这样的,这些问题困境都是你们造成的,不关我的事,我是受害者,都是你们的错,你们不应该责罚我,你们应该可怜同情帮助我,要承担责任的人是你们,要改变的也是你们,我从来都是受害者。看到没,受害者的本质就是觉得自己很弱,觉得自己承担不了责任,以至于不敢和不愿承担责任,一切的问题源头都要推给他人。

那是什么让我们不敢和不愿承担责任呢?想起我上小学时的一件事,邻居家有个跟我差不多大的小女孩,平时我们俩经常一起玩,有次她偷家里钱被她爸爸发现了,问她为什么偷钱,她怕的不得了,告诉她爸爸是我让她偷的,结果她爸爸告诉我妈,我因此挨了我妈一巴掌。我那会挺郁闷的,明明是她自己偷钱,却非说我让她偷的。现在想想,她为何不敢承认,因为她害怕,她知道她承认后肯定是一顿暴打,面对这么简单粗暴的父母,她只好把问题都推给我,转移责任,这样她觉得自己就能安全了。

这样看的话,之所以我们会不敢和不愿承担责任,是因为趋乐避苦,趋利避害的本性。假如父母不是这么简单粗暴,发现孩子偷钱了,首先反思孩子为何要偷钱,然后再低下父母姿态去和她沟通,和她共同讨论如何解决,当她发现承认错误和承担后果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我想她应该会慢慢培养出担当来。联想到我两岁的儿子他很乐意承认错误,因为他知道,承认错误并不会带来皮肉之苦,爸妈只会告诉他为什么不能这么干。

人人都会犯错,但是当我们还没有长出理性和智慧的时候,我的犯错是怎么被对待的,决定了我们以后对犯错的态度。因此,在小时候,在父母的压制下,自己尝试去承担的小苗在还没长粗壮时就被吓回去了。可见,承担责任和有担当并不是生来就会的,需要不断地在情境中去习得,需要有培养它的较为宽松的环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 她说:我最大的遗憾是遇见你的时候,我已不是一张白纸。 他说:没关系,我是就够了。 你的生命中总会有这样一个...
    就是宁姐姐呀阅读 9,128评论 15 14
  • 木了 连细菌也不愿 在我身上滋长 哪怕是一块万古不化的冰 你的气息也能将我消融 呆了 一片荒蛮之地 连鸟也不愿停留...
    潜水的鸟阅读 955评论 0 2
  • 1 这条走廊似乎是我走过最长的走廊了,我搀扶着虚弱的母亲走出医院。五月的天气,是风和日丽的,我裹在一件宽大的运动衣...
    礼雪晶阅读 6,655评论 3 20
  • 蒲县住建局积极组织开展环境集中整治活动,扎实推进道路保洁、河道保洁等各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着力优化城市卫生环境,全...
    创卫阅读 2,900评论 0 0
  • 今天听到这样的一个比喻,相爱的两人就像是两个功能强大的零件,没有安置在一起时互相倾慕,可是当安放在一部机器上时,却...
    呼吸的鲸鱼阅读 1,33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