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初心:
我为什么要记录?
我知道自己最容易做的就是批评与自我批评,但更多时候我需要的是鼓励和自我激励,而记录本身就是一种激励。
我为什么要给七年后的自己写信?
每次写下“写给七年后自己的第x封信时,我都激动不已。因为一想起七年后,我将每天都能拆开一封信,看看七年前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样?这感觉将有多么神奇?想想都能偷着笑出声来。
亲爱的喜,你好!
现在是2021年5月10日,星期一早上6点01分
此刻我正坐在办公室里给你写信,屋外天已大亮,鸟儿们在枝头歌唱;偶尔有几辆车从校园外的马路上疾驰而过,就如我脑的念头一般一闪而过。是的,我们老中有很多念头,而且有很多是非常棒的念头,或者叫灵感都是一闪而过的,我感觉有必要抓取一两个灵感记录下来。
1、发挥好自己乡村加小学生活的独特视角
昨晚睡觉前,完成晚安打卡后,俊兰战友突然提到一个想法:我作为一个乡村教师,自然能够看到乡村的很多景色和状况;这些乡村的景色和状况很能勾起住在城市里的人们,对“回不去”的乡村或者故乡的思念和回忆。而我将乡村的美丽,甚至只是现状,拍下来分享出去,就相当于用我的眼睛帮他们看到了乡村的生活,帮他们过了一遍乡村的生活。
同时我还是小学老师,这意味着我可以见到很多小学生真实的生活、校园生活,而这里将会发生很多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值得被记录,也有很多人愿意去关注,甚至是十分想关注——比如家长、甚至那些已经长大了,却都还怀念着童年,怀念着校园生活,怀念着学生生活的人们。
而我就生活在乡村和小学校园,这是两种非常独特的视角,值得好好利用。
2、总有些飘忽不定,一闪而过的灵感,需要你及时捕获并记录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经历:就是读到某段文字甚至只是一个词;看到一个场景,甚至只是一个人或物;听到一段音频,或者与人进行了一场对话,结果突然就在脑海中闪过了一丝念头,或者说叫灵感,你当时想着这灵感太好了,我一定要记下来。然而当你这么想时,你却发现你居然已经忘记了?!
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更可惜的是,等你回过头想时,你才发现你根本想不起来。我不知道你有这种经历吗?反正我有,而且每次有了这种经历都非常痛苦……
我现在应对这种事件的方式是兜里随时放着纸和笔,一有念头,立马把它记下来。
比如昨晚听书《夜晚的潜水艇》,有一段关于儿童想象力的描述,主人公说是把自己的想象力想象成一团蓝色的火焰,将它慢慢的从自己的脑中挤出来,然后给它自由,任它飘飞。结果那个拥有非凡想象力的少年,从此之后上课不在跑神,成了一个乖孩子,成了一个正常人,可多年之后,当他成为所谓的成功人士,突然有一天他想找回曾经被他从脑中挤出来,并放归自然的“想象力”,却发现怎么也再找不到了……

当时我在想:
难道我班里有很多总是爱跑神的人,也有这种经历,甚至也有这种想象力,异常的天赋?不管怎么说,这或许是一个思路。
同时,我是不是应该更多的去研究和了解那些上课爱跑神,总是思想飘忽不定的同学?或许在这些人中间也能发现一两个天赋异禀的人,也未可知?管他呢,先去试试。
至少我认为不能让孩子们变成那些不敢探索,不愿探索的人。
然而可怕的是,我可能已经交出了一批没有想象力的“乖孩子”。
就像刚刚,教室的门锁早已经打开,一位同学走到门前,一看门关着,门上还有锁,于是便在门口不耐烦的走来走去,甚至嘴里不断的叹息,也不断的望向我;很显然,他想进教室,他认为门关着,门上有锁,那么门一定是锁着的;同时他望向我,说明他想找我求助。

可就是这个简单的场景,令我非常不爽:我教出来的学生居然已经没有探索的欲望和能力,甚至不会求助?
我伤心的告诉他:“自己去看看门上的锁。”那位平时的“乖学生”,“优等生”,才突然转过身,开了门,进了教室。
这不仅使我不爽,更使我感到遗憾和悲哀。看来我确实该改变了。
好吧,不多说了,又已经6点31分了,该出去跑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