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打卡513

读书打卡第513天(20220619)

(第74本李文萱《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范式》)

读第1页——40页,

读有所得:

新授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初次接触到的以新知识、新技能等为主的学习内容的课堂教学形式。“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授课的质量从根本上决定着学生学习的质量。新授课的特点是“新”,这就要求在新授课的课堂教学方面,教师要善于研究新方法,从而让学生学出新味道,有新收获、新进步。但同时,一切新知都以旧知为基础,新授课与旧知识有联系,因此,在新授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通过创设和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相适应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欲望。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适时帮助学生生成意义、建构理解。

序言课是为了让学生高屋建瓴地了解学习内容,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在教学上具有“先行组织者”的作用。序言课主要是为学生之后的学习搭建学习框架,帮助学生做好学习的知识和心理准备。序言课在正式学习材料前呈现,为新知识的学习打基础,但并不是为了让学生深入细致地学习知识、解决问题,而是让学生整体了解章节或单元的体系,知晓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及其主要方法。序言课在各科教材中只占很小的比例,但一堂精心设计的序言课能够发挥出带有自身独特色彩的教学力量,为学生的新知识学习做好铺垫。在序言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优化教学目标设置,并在充分认识学生的心理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创情境、激兴趣等教学策略,实现序言课“为迁移而教”的有效教学设计。

概念,是对现实世界本质属性的抽象;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而成的;是自我认知意识的一种表达。概念课,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调动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感性经验和知识,去感知理解材料,经过思维加工产生认识飞跃(包括概念转变),最后组织成完整的概念图示的过程。概念课以纠正、补充、完善学生的前概念,建构正确的认知为核心,让学生分析了解概念的形成原因,并将其运用到各种具体的情境中去解出相应的问题。概念教学注重学生对前概念的了解,并基于学生的认知来设计的教学,帮助学生建构概念。因此,在概念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概念的不同特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教学。概念教学一般可以遵循以下流程:回顾以往的经验、认知冲突、概念的意义解释与辨析、概念的应用、概念系统化与渗透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