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偶然读了一篇关于“创造丰盛”的博文,于是请教了一下度娘。呵呵,真是丰盛啊。
先来一段“创造丰盛”的文章吧:
你是一个充满光辉、充满了力量的人,你可以学习运作能量来开启宇宙中的无限丰盛。创造金钱可以是毫不费力的---可以是你生活、思想及行动方式的自然结果。你能吸引来所有你想要的事物,你能实现你内心最渴望的梦想。
请允许我提取关键词:宇宙,毫不费力,梦想。这三个关键词,就是“创造丰盛”的蛊惑密码。“宇宙”至大,大到超出思想之外;“毫不费力”正是许多人的现实心态,这是迎合;“梦想”揭开人们内在的欲望。这一段文字,其实就一句话:我画了宇宙那样大的一块蛋糕,只要你有有梦想,就可以毫不费力地获得。
那么我们看看是怎样的“毫不费力”吧。
上原文:
你买的任何东西,人际关系乃至生活方式,都能反映你更高的观点及较高的价值。也会在赚钱、花钱的方式上,寻求展现爱、幸福、和平、活力、宁静等等较高的品质。
……
让你的成功富裕,建立在你贡献给世界的真、善、美的事物的数量上。贫穷不见得就有较高的灵性,因为你的人生志业常常需要钱来完成。
我选取了这两段文字,来探讨一下“创造丰盛”告诉你的“毫不费力”的方法是什么。先看第一段。“人际关系”和“生活品质”是你购买来的,而“花钱”的方式体现着你的品质。让我们换一种表达,在温文尔雅的表面下,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其实翻译过来就一句话:你往出掏钱的方式,就是你的品质。品质有高低,钱数有多少,交的越多,你的品质就越高。
再看第二段。这一段,关键词就一个:数量。你的“志业”取决于你拿出来的数量。
好一个“毫不费力”!无怪乎有人卖房来实现自己的“志业”,以求在宇宙层面上获得自己的能量。
现在让我们请出“创造丰盛”的教母张馨月所著的《创造丰盛》中的一部分文字,感受一下其中的奥妙:
了解并信任你物质世界的丰盛吧,让我们臣服地去感受,喜悦地去接纳,全然地活在感恩中,当你相信真我,臣服于宇宙生命能量时,你不可能走错路,你已经到达了彼岸。
在本然的状态里,我们不“缺少”任何东西,没有什么是缺失的,也没有再尚未满足的欲望。
这就是“创造丰盛”许诺给你的“圆满”,前提是你先要“臣服”于“丰盛”。也就是说,你要像宗教信徒一样地献出自己的金钱,“创造丰盛”把这个叫作“感恩”!
我梳理了一下其中的关键词,除了不知所云的“本然的状态”、“宇宙生命能量”、“彼岸”、“灵性”等等这些可方可圆的概念之外,关键的就是:爱、幸福、宁静、丰盛、感恩、欲望(梦想)、真善美,这些词语可以组织成一段典型的心灵鸡汤文:
当你心中有爱、有感恩,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欲望(梦想),体会到宇宙一样的幸福和宁静,上升到真善美的最高品质。
这样的文字很美,却毫无用处。美而无用,就是鸡汤文的第一特征,也是语言蛊惑的经典手法。语言蛊惑的传统手段,第一就是用道德评价来代替理性分析,用唯美化来消解现实性;第二,一定要加入大部分读者熟悉却不懂的概念,以达到“唬人”的目的;第三,就是用文字许诺,这“诺”要大到即使错了时也无法验证。从写作角度而言,就是大量使用修饰成分,使语言结构复杂化,语义理解模糊化,语法功能弱化。有了这三项,不怕读者不被催眠。
那么,为什么那么多的人被催眠?
一方面,源于张馨月的鸡汤文已经达到融佛于儒杂成功学而道家的程度,另一方面来自于对大众心理的准确把握。我粗浅地探讨一下。
一是“省事”心理。最能代表的就是“毫不费力”。
二是“虚荣”心理。在这种心理之下,就是发现自己上当了,也不会揭发。而是为自己找到一个可以接受的借口。
三是“成功”心理。在“成功学”的指引下,把财富追求当作了人生全部。
四是“圆满”心理。不能接受自身以及环境的不圆满,更不能理性看待这种不圆满,于是希望在一个虚无世界里实现这个圆满。
有了这四种心理作“内应”,“创造丰盛”的那些鸡汤文子就可以长驱直入而无往不胜。
呜呼!我以前一直认为鸡汤文尽管于自己没有营养,也倒不至于有害。研究了“创造丰盛”以后,才发现自己的浅薄。鸡汤文被别有用心者加以利用,就成了一把温柔小刀,嗖嗖嗖,刀刀见血。而那些习惯了鸡汤文的心啊,在麻醉的“平静”中,把自己交了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