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不尽,观顿首

金缕曲词二首·其二

清·顾贞观

我亦飘零久。

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

宿昔齐名非忝窃,

试看杜陵消瘦。

曾不减,夜郎僝僽。

薄命长辞知己别,

问人生,到此凄凉否?

千万恨,为君剖。

兄生辛未我丁丑,

共些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

词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

但愿得,河清人寿。

归日急翻行戍稿,

把空名料理传身后。

言不尽,观顿首。

部分注释

十年来:从康熙五年(1666年)作者中举,到1676年写这首词,正好十年。

“宿昔”四句:这里以杜甫和李白比喻作者和吴兆骞。

薄命长辞知己别:分别指作者夫人去世和与吴兆骞分别。

早衰蒲柳:蒲柳,即水杨,是凋零最早的树木。

“诗赋”二句:古人认为创作诗文损伤人的心魂。

但愿得,河清人寿:河,指黄河。黄河水浊,古时认为黄河清则天下平。古人认为黄河千年一清,而人寿有限。这里是希望一切好转,吴兆骞能归来的意思。

行戍稿:在戍边时所写的稿子。

作者介绍

顾贞观(1637-1714)清代文学家。原名华文,号梁汾。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与相国子纳兰性德甚善,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写作背景

此篇作于1676年,是作者“以词代信”所书。写作时距吴兆骞因南闱科场案遭陷害被发配至宁古塔已过去将近二十年(其一中有“廿载包胥承一诺”句)。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曾为好友向时任太傅的纳兰明珠之子纳兰性德求救,起先纳兰性德因与吴兆骞素无交集,未允;然纳兰性德读罢此词,为二人友情所动,是语:“河粱生别之诗,山阳死友之传,得此而三。”并承诺搭救吴兆骞;经纳兰父子几番周旋,吴兆骞终于在五年后获赎返乡。

集诗阁评

一直觉得《金缕曲词二首》句句有味,每每视之诵之,内心便会大惊大喜,思忖许久以为是因其真情所在。

《金缕曲词二首》其一说吴兆骞之境遇,其二说自己与吴兆骞之情谊:“千万恨,为君剖”;而后又由己及彼,劝言“词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魄相守。”私以为此句可谓痛心之语了,每思及此句耳内甚至都回响着作者颤抖而不能自己的声音。

人生难逢知己。倘若这苍茫世间有一挚友如顾贞观,纵使是发配充军至宁古塔,内心总也有了些慰藉,而不至于太过苦涩烦闷。

全篇中最喜欢“言不尽,观顿首”一句。大概这就是世上最好的情感:我想说的话太多太多了,因此还是作罢;而那些搁置未说的话,纵然我不说,想必你也懂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