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日照的印象,最早来自于孩子爷爷爱喝的日照绿茶。
当嫩绿的叶尖在滚烫的热水中翻滚,香气便升腾而起,沁人心脾。我常常想,这是怎样的一座城市?那里的山水是什么样子?那里的人又怎样?
终于等来一个去日照的机会,我欣喜若狂。
一路奔波,下榻于《君临天下》大酒店。
这个名字霸气侧漏的宾馆,房间宽敞明亮,站在阳面的窗前远远的可以看到大海,我和室友禁不住欢喜雀跃。
晚饭后,一行四人直朝着大海的方向走去。路上经过几座高耸入云的圆柱样建筑物,上面的图案不断变换,一会儿是中英结合的 I ❤️ 日照,一会儿是游来游去的可爱的小丑鱼儿,我们不停的拍照,录视频,嗯,爱日照!
过了一座拱桥,远远的看见几个大字:万平口公园。哦,这片海滩恰好是在园区吗?走近看门口有保安把守,通往海滩的关口紧闭,问了才知道,此处的海滩是收费的,50元。我们望了一眼黑黢黢的海边,问:“除了沙滩还有什么?”回答:“没有什么!”互换了一下眼神:50?不值!
正在这个时候一个女孩走到关卡处,好像展示了一下什么东西就放行了,我纳闷儿地问了一句:“人家咋不用交钱?”还没等保安人员说话,女孩骄傲的回头说:“我是本地人!”
哦,原来如此!此处的海滩只对外地人收费。
此刻就是对日照美好印象的turning point(拐点)。
感觉日照特小家子气,不够open,不够包容,有点排外。
依稀想起京剧《沙家浜》中阿庆嫂的唱词:“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日照,你就以这样的方式对待慕名而来的客人吗?
悻悻地走上回宾馆的路程,再看见小丑鱼觉得一点也不可爱,再读到 I ❤️ 日照 这几个字,心里是拒绝的:不,不爱!
过马路时,室友说:“这里的红绿灯有点看不懂哦!”我回:别费那心思了,跟着别人过就行唄,反正以后又不来了!大家认同的笑声为“小日照”的夜增添了不少色彩。
同行的姐妹们说,这么早回宾馆也睡不着啊,搜一下附近的超市逛一下也好,OK,百度地图找到新玛特。
计划买些当地特产,我们就去推购物车,结果你猜怎么的?推不动,锁着呢!服务员走过来说,购物车要收费!我的天呐!我们惊的下巴都要掉下来了,第一次听说购物车还要收费。
来到日照一下子有了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不过刘姥姥是惊喜,我们是惊吓!他奶奶个腿儿!
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宾馆后,完全没有了来时的兴奋,躺到床上不时的听到火车汽笛和铁轨的轰响,一张望才发现:窗户外面就是火车道。希望不要影响我原本就不好的睡眠......。
躺在床上,我想:“若是那片海滩不收费,结果会怎样?......”。
吹着凉凉的夜风踩着软软的沙滩,听听海浪的声音,闻闻浓浓的海腥味,......。那样,我们的愉悦一定会继续的吧!
我们人往往是这样的啊:因为一个人而影响对一个城市的看法;因为某个决策者的某个错误决定,而毁了大家对一个城市的美好印象。
所以,决策者必须要有大智慧,不可被眼前的小利益蒙蔽了双眼,看不到怎样才更有利于城市未来的发展。
日照,再见,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