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礼让(《论语》里仁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译文源于网络)

《论语》里仁第13节。小人以利治国,富国强民靠得是争。在争得富强的同时,也埋下了不公,埋下了民怨的种子。这是与孔老夫子要平天下,建立一个大稳定系统相违背的。

君子以礼治国,如果说以利治国的关键词是争,那么以礼治国的关键词是让。在礼治的国度有没有不公平?有没有民怨?有不公平,但没有民怨!

孔老夫子眼里的社会本身就是上下有别,贪富不均,分配不等的复杂社会。但这个复杂社会在礼的大框架下,却是和谐有序运作的。而民怨是和谐有序的天敌,如何避免民怨,一个字:让!

你看国人酸儒们在排坐位,排先后秩序时那个你推我让的劲。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

让的前提是礼,礼的前提仁,仁之根本是孝悌。说白了我们都是同一个圈子里的人,都是自已人,是亲人,有什么好争的。

再说该怎么让,谁先谁后,谁多谁少都有礼给你规定好了,照办就是了。据说礼之极致,什么级别的人吃西瓜要切成几块才能吃,都有明确规定。

好了,仁也修了,道也闻了,治国育人的方略也定下了,接下来是不是该出仕一展才华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