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

一、什么是知识?

1.信息和知识的区别

只有那些能够改变你行动或者认知的信息才是知识,否则它只是信息。

2.低水平的勤奋

努力但效率很低,进步很慢的学习,就是低水平的勤奋。

比如,有的人读了很多书,上了很多培训课,但是能力仍然提升不起来。

二、如何高效学习

1.两种学习效率

(1)技术效率

不断学习解决具体场景下问题的学习方式,归类为提升技术效率。在技术效率层面去解决问题的水平比较低。

(2)认知效率

在解决任务的时候,不仅掌握了解决的办法,还弄明白了这类问题背后的规律,这种努力方式就归类为提升认知效率。

2.一个观点,两个假设

关于学习方法的观点:多花时间去研究事物背后的规律,从规律入手进行学习,效率才会更高。这个观点是建立在两个假设基础之上。

(1)假设一:世界上大部分领域,看似复杂的现象其实往往是由少数重要的规律决定的。也就是说假设复杂现象背后是简单的规律。本书也是建立在这个假设基础之上。

(2)假设二:世界上各个事物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彼此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

3.临界知识

通过学习和掌握少数重要但是影响广泛的规律,并以此建立的认知,应用在各个领域中,就能形成自己的跨界竞争优势。而这些能够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的重要基本规律,被称为临界知识。

如果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优先主动地掌握临界知识,掌握事物背后重要的基本规律,那学习效率就会高得多。

三、如何掌握临界知识

1.基本原则

掌握临界知识的基本原则是:要了解知识的可靠性和局限性。要确保这个规律是可靠,经过了广泛地验证,并且清楚这个规律的适用和不适用的领域。

优先使用“硬科学”的规律。所谓硬科学,是相对软科学而言。硬科学是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这样的学科,而软科学是指社会学这类的学科。

2.三个底层方法

(1)刻意练习

如果你要掌握某一领域的知识,那么你可以去寻求这个领域一流的导师,然后学习他是怎么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坚持这样刻意练习,往往就能够更快速地发现和掌握问题背后的规律,理解一点就通达一篇,从而极大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如果对刻意练习感兴趣,也可以在「得到」APP搜索“刻意练习”4个字。)

(2)反思

总结不是反思。反思是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反思的实质是对假设进行校正。比如,反复思考研究当初做这个决策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当初的假设正确吗?

(3)以教为学

把教别人当成自己学习的过程。因为我们为了让自己能够教别人,就要做大量的准备,以防被别人问倒。而我们不去教别人的时候,往往就偷懒,没这个动力。

3.三个学习技巧

(1)记录:记录和写下来是不一样的。

一个好的记录,要做到两点:第一点,要记录整个事情发展的过程;第二点,主动地记录看不见的关系,而不仅仅是记录流水账。

(2)定期回顾:一方面的原因是,时间一久,我们很容易忘掉学的东西;另一方面,很多事情发生的原因和最后的结果之间时间间隔很长。如果不去回顾,往往没有意识到这两者之间其实是有联系的。

(3)付费学习:一方面是指通过“买时间”来增加有效学习时间;另一方面是指,通过买“高质量的知识产品”或“向专家付费”获得咨询建议,来提高学习效率。


365极限挑战日更营    Day 12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好好学习》是一本最近出的一本很有诚意和深度的书,看完这本书,会惊讶于成甲如此年轻的年龄能有如此的认知深度,但是看...
    鸿波微澜阅读 6,720评论 0 3
  • 简介 因为认知的不同,人们活在各自的平行世界里! 这本书是成甲打磨三年的力作,值得一读,干货满满,刚开始豆瓣评分高...
    大雄作品阅读 5,179评论 6 11
  • 关于作者 作者成甲,「得到」APP“每天听本书”栏目说书人,被罗辑思维评为 “全国最会学习的人之一”。同时他还是白...
    火星PArty阅读 2,578评论 0 0
  • 为人处世中,我们谁都也免不了有紧急情况的时候,与朋友借了钱,我们应该有深刻意识到及时归还,朋友多,危机关头在乎自己...
    持笔者可写天下阅读 8,277评论 0 0
  • 概述 前面的两篇文章(Guava Cache系列之一:如何加载缓存 和 Guava Cache系列之二:如何回收缓...
    骊骅阅读 5,071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