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这20件事后,我突然不浮躁了

大概是从某个加班到凌晨的雨天开始,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容易焦虑——刷短视频时总在快进,读书翻几页就心烦,连吃饭都忍不住看手机消息。直到某天,我决定逼自己做一些“反本能”的小事。一个月后,这些看似琐碎的行动,竟像一把梳子,慢慢理顺了心里的毛躁。

一、关于空间:清理磁场

撕掉所有“总有一天用得上”的纸箱

囤了3年的快递盒终于被拆解,腾出的角落放了一盏日落灯,原来空间 breathing room 真的存在。

把手机充电器移出卧室

床边没了那个发光的诱惑,我开始用Kindle看完了《纳瓦尔宝典》——原来30分钟就能读完一个章节。

在窗台种薄荷

每天早晨摘两片叶子泡水,看根系从3cm长到15cm,比基金曲线更治愈。

二、关于时间:杀死“碎片陷阱”

把外卖软件藏在手机第三屏

重新走进菜市场的第9天,卖鱼大叔记住了我要“少刺的鲫鱼”,算法却从未如此懂我。

用胶片相机替代1/3的拍照

36张的胶卷让我学会等待:两周后冲印出的樱花,比当天发朋友圈的更难忘。

每周三设为“无Wi-Fi日”

在咖啡馆用钢笔抄《飞鸟集》时发现,隔壁女孩的琴声比微信提示音动听十倍。

三、关于关系:筛选能量

退出5个常年99+的群聊

少了200条未读消息,却多出时间给爷爷打电话——他种的黄瓜比热搜明星甜。

给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

不再精心P图等点赞后,反倒有老同学私信:“最近气色真好”。

每月帮陌生人做件小事

帮快递员按电梯、给迷路游客指路…这些0成本的善意,竟稀释了职场PUA的苦。

四、关于身体:重启感官

洗完澡后光脚踩地板

从脚尖传递到后脑勺的凉意,比心理咨询师说的“正念疗法”更直击灵魂。

重新咀嚼30下再咽下

当我在第17口尝出米饭的甜味时,外卖App自动续费的会员刚好到期。

睡前转动10次眼球

医生说我干眼症减轻的那天,发现夜空有6颗星星,而平时只看得到手机屏的蓝光。

五、关于思维:对抗惯性

手写周报替代PPT

老板皱眉的瞬间,我递上浸透墨迹的笔记本:“这是真实进度,不是美化后的谎言”。

每天记录“无意义快乐”

7月13日:路过大厦玻璃墙时,和镜中的自己击了个掌。

拆解一件“网红爆款”

把拼夕夕9.9包邮的ins风花瓶砸碎后,陶瓷断面告诉我:真正的美不需要滤镜。

六、关于金钱:破除幻觉

整理全年账单生成词云

“奶茶”“打车”“知识付费”占据最大字号,而“捐款”“礼物”小如蚂蚁。

用现金买一周的菜

当纸币从收银员指尖滑过时,终于看清所谓“虚拟优惠券”不过是数字游戏。

在闲鱼挂出闲置瑜伽垫

买家砍价时说:“你都积灰三年了”,我忽然想起那个办卡时信誓旦旦的自己。

七、关于生命:触碰本质

去医院急诊室静坐半小时

听救护车呼啸而过的声音,比任何时间管理课都管用。

给自己办一场葬礼彩排

在空白A4纸上写墓志铭时,电脑突然弹出:“您关注的博主正在直播带货…”

做完这些事后,我依然会赶地铁、改方案、为社保焦虑。但某个加完班的深夜,当我拧开种薄荷的玻璃瓶,听见冰块碎裂的声响,突然想起《道德经》里那句话:“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原来打败浮躁的从来不是对抗,而是允许万物穿过身体,却不再被裹挟着狂奔。

大概是从某个加班到凌晨的雨天开始,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容易焦虑——刷短视频时总在快进,读书翻几页就心烦,连吃饭都忍不住看手机消息。直到某天,我决定逼自己做一些“反本能”的小事。一个月后,这些看似琐碎的行动,竟像一把梳子,慢慢理顺了心里的毛躁。

一、关于空间:清理磁场

撕掉所有“总有一天用得上”的纸箱

囤了3年的快递盒终于被拆解,腾出的角落放了一盏日落灯,原来空间 breathing room 真的存在。

把手机充电器移出卧室

床边没了那个发光的诱惑,我开始用Kindle看完了《纳瓦尔宝典》——原来30分钟就能读完一个章节。

在窗台种薄荷

每天早晨摘两片叶子泡水,看根系从3cm长到15cm,比基金曲线更治愈。

二、关于时间:杀死“碎片陷阱”

把外卖软件藏在手机第三屏

重新走进菜市场的第9天,卖鱼大叔记住了我要“少刺的鲫鱼”,算法却从未如此懂我。

用胶片相机替代1/3的拍照

36张的胶卷让我学会等待:两周后冲印出的樱花,比当天发朋友圈的更难忘。

每周三设为“无Wi-Fi日”

在咖啡馆用钢笔抄《飞鸟集》时发现,隔壁女孩的琴声比微信提示音动听十倍。

三、关于关系:筛选能量

退出5个常年99+的群聊

少了200条未读消息,却多出时间给爷爷打电话——他种的黄瓜比热搜明星甜。

给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

不再精心P图等点赞后,反倒有老同学私信:“最近气色真好”。

每月帮陌生人做件小事

帮快递员按电梯、给迷路游客指路…这些0成本的善意,竟稀释了职场PUA的苦。

四、关于身体:重启感官

洗完澡后光脚踩地板

从脚尖传递到后脑勺的凉意,比心理咨询师说的“正念疗法”更直击灵魂。

重新咀嚼30下再咽下

当我在第17口尝出米饭的甜味时,外卖App自动续费的会员刚好到期。

睡前转动10次眼球

医生说我干眼症减轻的那天,发现夜空有6颗星星,而平时只看得到手机屏的蓝光。

五、关于思维:对抗惯性

手写周报替代PPT

老板皱眉的瞬间,我递上浸透墨迹的笔记本:“这是真实进度,不是美化后的谎言”。

每天记录“无意义快乐”

7月13日:路过大厦玻璃墙时,和镜中的自己击了个掌。

拆解一件“网红爆款”

把拼夕夕9.9包邮的ins风花瓶砸碎后,陶瓷断面告诉我:真正的美不需要滤镜。

六、关于金钱:破除幻觉

整理全年账单生成词云

“奶茶”“打车”“知识付费”占据最大字号,而“捐款”“礼物”小如蚂蚁。

用现金买一周的菜

当纸币从收银员指尖滑过时,终于看清所谓“虚拟优惠券”不过是数字游戏。

在闲鱼挂出闲置瑜伽垫

买家砍价时说:“你都积灰三年了”,我忽然想起那个办卡时信誓旦旦的自己。

七、关于生命:触碰本质

去医院急诊室静坐半小时

听救护车呼啸而过的声音,比任何时间管理课都管用。

给自己办一场葬礼彩排

在空白A4纸上写墓志铭时,电脑突然弹出:“您关注的博主正在直播带货…”

做完这些事后,我依然会赶地铁、改方案、为社保焦虑。但某个加完班的深夜,当我拧开种薄荷的玻璃瓶,听见冰块碎裂的声响,突然想起《道德经》里那句话:“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原来打败浮躁的从来不是对抗,而是允许万物穿过身体,却不再被裹挟着狂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