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共育

在教育界有这样一个公式:5+2=0。“5”代表学生在学校接受学校教育的5天时间;“2”代表学生周末在家接受教育的2天时间;“0”代表教育效果。我认为这种现象存在的很大原因在于缺乏家校合作。

家校合作共育是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之一。其目的是通过家庭和学校的有效、良性互动,形成教育合力,实现对学生教育利益最大化。新教育倡导父母与孩子共同生活的教育主张,银河实验小学搭建了“家校合作委员会”、“新父母学校”、“新父母俱乐部”和“萤火虫工作站”等平台,倡导父母与孩子共读共写共赏。父母和孩子共同游戏,孩子们与父母们亲密无间,在游戏中放松心情,从而缩短相互之间心理距离,达到即5+2>7的教育效果。

我认为,家校共育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孩子是我们的”。

从家校合作的发展历史来看,它从20世纪60年代的萌芽时期,到逐渐发展和现在的成熟,家校关系从最开始的分工到参与,再到现在的伙伴关系。美国在这方面做的比较领先,有家校社合作伙伴关系的政策制定,相对来讲,中国还是处于萌芽阶段,学校不欢迎家长的参与。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中国的家校共育进程将会加快。

最初的美国社会,家长和教师各有分工,他们认为,各司其职效率会更高。所以只要不是上房揭瓦,家长都不用管。

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家长参与学校教育重要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