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发自简书App
现在的家长为什么在孩子的学习上无比的焦虑?
大概率是不承认自己的问题,也不肯承认孩子的个体差异,总是希望孩子能做到极致。
明明60分合格,孩子做到90分还生气为什么没拿满分。
欲望没有止境的,当年你读小学的时候,有门门拿到100分吗?你都做不到,凭什么高标准的去要求自己的孩子做到呢?
孩子不健康的时候,只希望孩子健康就好;孩子健康了又希望孩子优秀就好;孩子比一般人优秀,又希望他能做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人。
可在孩子努力的时候,你在做什么?
如果你陪着他一起努力,那么相互促进,你高标准的要求他没什么。
但如果你只是在看视频,打麻将,对自身的成长提高漠不关心,却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做人处事不能双重标准,放在家长和孩子身上这句话也成立。
孩子是有个体差异的,有些人在数学上学起来很轻松,但语文就是怎么也搞不懂。有些在语文上学起来轻松,数学就是搞不定。
孩子的认知也有一个过程。有些人小的时候怎么都分不清东南西北,长大了,某一天忽然就搞懂了。
对待孩子做的不好的作业或不好的习惯,要先接受这个事实,再想着去解决。对于孩子来说,如果能考满分,他会故意考个不及格给你吗?
不要拿孩子和别的孩子做对比,个体之间是有差异的。与其和别人比,你不如让他和自己比,只要他每天比之前进步一点点,久而久之,量变积累多了就会产生质变。
很多人都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与其焦虑这个社会现实,不如好好的关注自己和孩子的自我成长。
培养孩子受益终身的习惯比分数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