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分享第722天 20190227
前天晚上小泉没有按要求读书,更没有按要求签字。昨天上午在学校把读书任务补充完成,但是按照班要写规罚的作业。他上午没写,据他说没时间。孩子们写作业的速度不一样,对完成作业的时间也不能说一刀切。所以我表示理解。他上午没时间,中午拿回家写也可以。关键是这孩子中午来的时候依然没有完成。同桌找出他的作业本儿,不是没有写完儿,牙根没写。在事实面前,他无话可说,拉着个苦瓜脸站在我的眼前。
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办?
我不想再和他生气,我不想让自己生气。因为生气不仅没用,还会会伤了我的身体。但作为老师的角色我是无法逃避的。
问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我的期待是什么?接下来我的期待又会以怎样的方式实现呢?
怎么办呢?小泉的事儿我不管,让其他人介入吧。 我佩服我自己的灵机一动。
我马上开始朝向结果的对话。
“小泉,假如你不是小泉,你是教小泉的刘老师。想一想……”
“刘老师,你遇到小泉今天的问题你该如何处理?”
此时我和小泉都成了“局外人”。
注:这场对话我不是我,我是一个语言的引领者。小泉是未来的他——刘老师,因为他姓刘。我引领小泉和他自己扮演的刘老师对话。
刘老师,你感受小泉此时的心情如何?
不高兴。
是因为你说错了话,才让小泉不高兴吗?
是小泉自己没有写完作业。
小泉的不开心,真的和你没有关系吗?
没有。自己的错误自己要承担。
刘老师,你感觉接下来小泉会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吗?
会的。
话题到这,我打住了。“小泉,刚刚您听见刘老师都说了什么?你会怎么做?”小泉迅速回到教室补作业去。
小泉补的作业可不是一张两张,而是要五张以上。昨天下午我六点半离开学校的时候,他依然坐在教室里写。考虑到安全因素,我专门打电话请来的他妈妈来陪伴。
临走,我再次走进教室,他在头也不抬的写作业。
小泉,你的刘老师看见你在教室里写作业,写了一张又一张,他会怎样去说你?我好像听见刘老师刚刚对我说,说你的手腕儿都疼了是吗?要不不写了吧?
我只这么一说,小泉的泪水就流出来啦。
写,我写完。
那张老师就不陪你啦。
我回家了。
今天早晨进教室孩子们在读书,我走到小泉身边问昨天作业完成情况。他百分之百完成。
昨天“刘老师”改变着小泉,今天我还要继续用。
不错,刘老师看了你的作业一定像我一样开心。他会对你怎样说?
希望以后都能按时完成作业。
小泉很开心的回到座位继续认真读书。
奥斯朋曾经说过:当我们向前看,期待某件事发生时,我们就会强烈相信它会成真,然后真的努力让它实现。
在陪伴小泉的过程中,我充分利用一个十岁孩子的想象,让我和他跳出眼前的问题,选择想象中的刘老师。让他进来参与我的教育过程。想象中的刘老师对小泉的改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和我成了小泉共同的治疗师。我也借力从问题中脱身,帮小泉找出解决之道,打开了沟通与解决的渠道,获得想象中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