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部关于创业的纪录片《燃点》,追踪记录了互联网创业风口浪尖上的14位创始人的历程,里面包括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ofo小黄车创始人戴威、猎豹傅盛等。年初的时候这部电影炒的很火,但在票房上最终也是石入大海悄无声息,这也从侧面应证了,兴高采烈的做一件事情悄无声息的结束是常态。
印象最深的是电影里谈创业者的自信和自卑这个话题。有一位创业者安传东说:“有一个阶段你会坚信自己什么都可以干成,然后另外一个阶段你会发现自己一无是处。”有趣的是这不是安传东的个例。猎豹的傅盛举了一个马化腾的例子——“腾讯的人和我说,马化腾也经常是在极度自信和自卑当中来回跳跃,第一次听觉得怎么会呢,后来才慢慢地理解”。
小马哥的例子让我想起曾鸣教授讲过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说马云在阿里巴巴加速发展阶段感觉自己进入了瓶颈,董事会也觉得你怎么能驾驭这么大一家企业呢?于是一直在外面寻找更好的CEO人选。最终虽然见了很多人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于是就继续干了下去,等几年过去了,发现自己也干的很不错,于是就一直干了下去。
创业者时常在极度自信和极度自卑之间徘徊,两马亦如是,况乎我辈。在关键的时刻是独断还是民主?观望还是决定?坚持还是放弃?创业者必须在这种徘徊中不断的立刻做决策,然后接受这些决策的即时反馈,因为领导力的本质就是应对不确定性的挑战。
每一个创业者是极端孤独,极度自我怀疑,但又必须且只能相信自己。特别当你的决策带来一系列负反馈时,这种压力是巨大的,甚至是崩溃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创业中愿景、使命、价值观这些务虚的部分很重要。因为人只为了自己往往很难坚持,只有把自己奉献给更高的层级,成为更宏大的一部分时才能可持续的走下去。
面对这种自信和自卑之间的徘徊,首先要做的就是接受自卑,正如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里所说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 其次在事上反复打磨,通过专注的做一件事去挑战自我,在我们与真实的自己交锋中逐步建立起真正的自信。
可能一年内有些事情还能让你在自信和自卑之间剧烈波动,但放到长期例如十年来看,你的阀值会变的非常之高。通过不断的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一位王者最终能做到每临大事有静气,养就胸中一段春。

就像这张图显示的曲线,上面是比特币6个月的波动值,下面是十年的波动值,当初很剧烈的波动都变成如此平滑的曲线。然后下一个十年呢?2018那个很剧烈的波动,会不会也变成平滑的曲线?
我不知道,而这正是时间的魅力。每一个优秀的人、优秀的企业、优秀的资产,时间都是他最好的朋友。做正确的事,然后正确的做事,原则就是这么简单明了。
作为一个创业者当你基于热爱和使命,做完了该做的一切,或许会超越自卑和自信达到一种新的自嘲境界——谈笑间十二万年都小劫,七千馀岁亦中殇。
我不知道,那可能是一种哲学境界了,而探索这些正是创业过程中相当有趣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