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村里最长寿的老人去世了,享年99岁。
印象中我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他了,因为行动不便,很多年前他就没办法自己独立出门活动了,吃喝拉撒睡都在一个小房子里面。
家中虽有三个儿子轮流照管,可也仅仅是给他一口饭吃,不至于叫他活活饿死。
村里目前还是土葬,老人去世之后看了个出殡的吉日,家里的孝子贤孙都到得整整齐齐。我妈有次跟我说,为什么父亲去世了,家里的三个儿子一点难过的感觉都没有。
我直愣愣的回答说,人只有被需要才会显得重要,这个老人已经很多年没办法给孩子提供什么经济上的助力或是情感上的支持了,对于他的孩子来说,可能还觉得去世了还少个负担。再说了,他的孩子也都七十来岁了,差不多也到了快死的年纪,在农村养活一家子不容易,生活过得艰辛的人也顾不上这点感情了。
我妈听完怅然若失,看着她的表情我才知道我表达得过于直接,也许她会类比到自己身上,觉得她要是到这一步了,我们对她也不会有什么感情。
-2-
刚毕业那几年,我对于家里的长辈,特别是爷爷辈的老人特别的不屑。
对于他们的催婚和人生教导,我简直是嗤之以鼻。我觉得他一辈子待在那个山咔咔里,接受到的信息早已过时,在地里劳动了一辈子,能有多深刻的见解。
我觉得他们的人生经验早已过时,对于他们偶尔的唠叨我也是充耳不闻。
我单方面的只承认生命的厚度。我觉得只有在短暂的人生中经历多、阅历厚、成就高的人才配传授经验,才有资格谈论人生。
我完全忘了,我忘了生命的长度、岁月的流逝一样能给予人智慧。
-3-
刚工作时,我经常沉浸在自己小小的圈子里的喜怒哀乐里无法自拔。
工作日上午的烦心事会让我睡不着午觉,下午的烦心事会让我晚上难以入眠。我经常性的想逃离,但经常是啥也不做,事情也会慢慢过去。
我认为我的烦躁是自身情绪波动带来的,也就是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但是下次,下下次,只要遇到事情身体出现的第一本能就是烦躁,没有一点长进。
总在这种莫名烦躁的情绪里侵润着,好像慢慢也多了一丝淡然,我们都称这为死感。上班久了的人就是活人气息越来越少,没有什么精气神。
仿佛一个被工作吸干了阳气的恶鬼,周一到周五全身都充斥着怨气和疲惫,周末两天靠着睡觉或是吃喝玩乐净化掉一些怨气,循环往复。
我经常在想,是不是只要时间拉得足够长,即使什么都不做,也可以凭借着一双见过时光流逝的眼睛获得智慧。
我想是可以的。
就像活了一个世纪的长寿老人,只要静静的坐在屋檐下,世事的面貌就会像地球自转一样主动呈现到他眼前。
静看流年,也是另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