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醒来,发现一切都变得不一样。
已经持续20天有余的失眠,到今早,我已经能够整夜的睡好觉了。这份意外的小确幸,让我开始回顾我所走过的这个9月。
因为每天都有写作的习惯(任务),也会把自己的可编辑的作业分类排版留存。都放在印象笔记里,打开依照时间的所有笔记本,看到了自己这一个月所记录的每天。
在9月5日之前,记录和留存写下的是积极。在晨读团偶然加的一个不熟悉的朋友,跟我聊天关于自己的学习和坚持,于是就有了第一篇记录,《素材》。相对身边充斥着的各种职业生涯大师来说,我说能够和他聊的就是自己的一点点生活经历的启发和叙述而已。却也是让自己鸡血满满的开始了9月的日子。
英文书的学习开始,想着做付费社群,着手开始干,做口译的社群,开始实践~~~所有的就如事先安排好的,顺顺当当的开始了!
当若水读书里开始对《游戏力2》进行阅读和写笔记的时候,我深深的陷入了曾经的焦虑中~~ 陷进去的就是半个月~~~
我开始回忆自己童年,开始有意识的去把自己生活里的一些行为归类。看到的除了是焦虑还是焦虑,外在环境的加持,让我更加的陷入其中,出不来,也看不清楚。这样的状态很久了,根深蒂固,历经了20年的时光都不曾动摇过。
月中12日,在写作团里出现法官值日的问题,我选择的也是毫不留情的“斩立决”,因为是焦虑的,因为知道没有人可以去替代任何人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这份应该做的事情,就如听惯了身边的人说念叨的,这是应该的,什么都是应该,所以我觉得法官责任也是应该的。毫不怀疑,也不容置疑。变得尖锐而不可爱。这是我的焦虑,把自己的焦虑转嫁到他人身上,觉得他们应该也是需要受到一份“应该的惩罚”。
之后的几天,彻夜的难眠,中秋后更是如此。家里出了点情况,杨先生回老家,我一个人在三亚,这种不安,夜里醒来我会去寻找各种可能改变的方式。看微博,找订阅号里自己认为牛逼逼的大师们,去看看别人的生活轨迹,去尝试做晨间日记,去收集很多的方法论和实践模型。统统的都放在印象笔记里。 第二天,又开始重复这样的方式。
到20日,一个人待了5天后,朋友带她的2岁宝宝来家里跟我住了几天。这样我又才恢复到一个“正常人”该有的精神状态里去。在身边吵吵闹闹的孩子,有朋友一起去逛超市去散步聊天,也才发觉自己走出了那个焦虑的怪圈。
重新的把停滞了半个月的付费订阅内容,英语学习,等等静心的做完,放松了的心情,也开启自己积极的生活态度。放下,接纳,包容,坦然接受,毫不偏差的反思。一切也才恢复过来。
到今天,我已经能够很好的睡一觉,也能够很好给自己做一顿美食。
有些时候在想,自己毫不顾忌的去袒露心声,去表达自己内心的脆弱和孤寂,会不会让看到文字的人会对我产生异样的态度和看法。当我意思到这也是一种焦虑的时候,想想,也只是自己想太多了。
能够看到文字的人,我们都间隔着网络,并不存在生活里的交集。这份叙述的心情和文字,只是对自己的一份救赎。写下来,看到了,就像是对世人宣告了,我的曾经就是如此的不堪和可恶,我的灰色的历史你看到了,从此以后,向前走的每一步,我也毫不顾忌。因为接受了最难堪的我,以后的,将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