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摛,音吃,舒展,散布;
漙,音团,形容露水多;露珠圆的;
西晋诗人陆机、陆云兄弟,“笔头千字,胸中万卷”,对于“致君尧舜”这一伟大功业,充满着信心和希望。作者将《论语》“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孔子家语》“优哉游哉,可以卒岁”,以及牛僧孺“休论世上升沉事,且斗尊前见在身”诗句,化入词中,并加以改造、发挥,以自开解。但是,这首词发议论,也并非疏放粗豪,统观全词,写景、抒情、议论合为一体.诗、文、经、史融会贯通,其“自在处”,表现了东坡词的特有风格。
苏轼是一位具有远大政治抱负的天才诗人,他写文章,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他作词,“横放杰出”,同样是“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但是,如果把苏词看作是“曲子中缚不住”的“长短不葺之诗”,却也未必尽然,比如这首《沁园春》词,不仅写景、抒情、议论三者合为一体,而且在表现手法上,铺张排比,勾勒提掇,充分地体现了作者善于驾驭词调,善于将诗、文、经、史谱人歌词的本领。
《沁园春》洞是苏轼以诗人句法入词的尝试,已稍露东坡本色。但这首词在艺术上仍有某些不足之处,如与《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等词作比较,就觉得(沁园春》以抽象的说理议论代替具体的形象描述,不如以情动人之作具有那么大的感人力量。比如“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思相近,但前者总不及后者那样有意境,那样耐人寻味。
(此文转载,略有删减,原作者:夏承焘 施议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