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残游记》读后感

近一段时间,读清代文人作品比较多,开始有《曾国藩家书》,后有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现在又有刘鹗的《老残游记》。

周汝昌曾言,有清一代,最佩服两个人,一个是曹雪芹,一个是刘鹗。前面读完《儒林外史》,曾对曹吴做了一个对比,结果各有擅长,论诗词功力,曹雪芹略高,论阅历人情,吴敬梓更胜。现在又加上一个刘鹗。论文学水准,《老残游记》或许不如《红楼梦》,篇幅也小于《儒林外史》,并且残缺不全。故事情节相对简单,人物勾画近于白描,形象不算丰满。可称道的是刘鹗借小说人物之口,把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即所谓一生格物致知所得,都表达了出来。集中表达在两个地方,一个是借平阴山中玙姑和黄龙子讨论,一个是借泰山斗姆宫逸云之口。前一个偏于社会,后一个偏于人生。用现在话说,就是阐述自己的三观。多年过去,这些论述,对现代的人仍具有教益。无论时代怎么发展,一个人的成长总是沿着一定轨迹的,从无知到有知,从懵懂到清晰,从浅薄到深刻。今人或许比古人掌握了更多的科学知识,可是在对世界和人生的认知方面,这是一个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命题,所有人站在一个水平线上,最后达到的高度各不相同,与所处时代有关系,但不具决定作用,与一个人掌握的知识有关系,但也不具决定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思考与觉醒,建立自己的人生坐标和认知体系,构建自己内心的宇宙世界。所谓大千世界,不知不觉者居大多数,后者后觉者极少数,先知先觉者凤毛麟角。至于俗世信教者,吃斋念佛的多,而通其教义的少。

地狱天堂的有无,越来越容易被科学证实。

人的眼睛只能识别可见光范围内的东西,人的耳朵只能识别很窄频率范围的声音,人的大脑只能理解很低维度的空间。这都是人类认识能力的限制。看不见听不到不能理解的,不能说其无。

譬如人行空间,鱼游水中,这都能理解。那么在地下固体里怎么穿行呢?仙侠小说里用地遁,现在有钻地弹。中国历来说鬼生活在地下,其实也好懂,把人行空间反着理解就明白了。鬼无实质,譬如空气,空气还不恰当,用虚无更合适,穿行于固体当然可以了。至于天堂,现在能证明空中确实可以建殿堂,如国际空间站,只是初级阶段,未来建太空城也有可能。天堂或天庭如在另一维度空间里,那更是看不见了。美国电视剧《西部世界》,探讨的东西挺深刻,人类是另一高等生命创造拿来游乐的也并非不可能。世间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做不到的,也是这个意思。

至此,受现代教育影响,我仍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可是我明白敬鬼神是有好处的,人人心有鬼神,意存敬畏,就不敢肆意妄为,无所顾忌,对个人,对社会,都有益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老残游记这本书是清代刘鹗所作,讲述的是一个原姓铁,号补残的山东游客虚构的游记,内容不外乎除恶济贫,结交挚友,下面讲...
    喵鱼儿阅读 836评论 1 2
  • 总以为我仍是那个羞怯的孩子,跟在你身后,随你去到任何方向;总以为你仍是那个英俊的少年,笑容灿烂,歌声忧伤;总...
    荷月弯弯阅读 866评论 0 2
  • 倔强的努力阅读 204评论 0 0
  • 印象笔记与Evernote international账户的导出导入介绍(一),点击查看 说明:印象笔记,即国内版...
    聪聪阅读 8,773评论 0 7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永远向往着未来;...
    余岁记阅读 209评论 0 2